首頁 樊登講論語:學而(精裝版)

大師摯適齊:禮崩樂壞後,文藝工作者四散流離

字體:16+-

大師摯適齊,亞飯幹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鞀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這段話講的是樂師們的歸宿。

魯國發生叛亂,產生了刀兵之災。一旦打起仗來,國家混亂,受傷最重的可能就是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藝工作者,比如音樂家、儒生,他們必然會四散奔逃。

孔子曾師從郯子、師襄,精通音律,他跟此節提到的這些樂師也很熟。這裏提到的這些樂師,相當於一個樂隊裏的成員。其中,大師摯就是《泰伯》裏提到的師摯,他相當於樂隊指揮,是一個大音樂家,他去了齊國。

“亞飯幹”“三飯繚”“四飯缺”,在樂隊裏擔任不同職務的樂師。有一種說法是,魯公吃每頓飯都要奏音樂,他一天吃四頓飯,四個樂師分別是四頓飯的音樂負責人,所以稱亞飯、三飯、四飯。很有可能太師摯就是在第一頓飯時演奏。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個稱呼代表著樂隊裏不同的崗位。

亞飯樂師幹去了楚國,負責三飯的音樂家繚去了蔡國,負責四飯的樂師缺到了秦國,敲鼓的方叔到黃河流域去了。

“播鞀武入於漢”:負責搖小鼓的樂師武到了漢水一帶。“鞀”(táo)是一種類似於撥浪鼓的樂器,兩麵擊打。

擊磬襄是孔子的老師,孔子曾經跟他學過擊磬。少師陽、擊磐襄入居海邊了。

這段話交代了禮崩樂壞以後,樂師們四散奔逃的樣子。

這段話不一定是孔子說的,我們能夠看到孔子的老朋友們都流散在天下各處了,想要再組織一支這樣的樂隊已經很困難了。

這段話描繪了國家混亂、文藝工作者四處離散的無奈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