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這段話有爭議,有人認為這話是後人添加的,孔子應該不會說這樣的話。但我覺得未必,孔子當然也會有他的局限性。
子張問孔子,如果我們從今天往後再過十世,一世三十年,我們能不能夠知道十世以後的狀況?
子張沒說禮樂,但是孔子答的是禮樂,我猜他們對話前後,可能是在談論關於禮樂的事情。
孔子說,商朝的禮儀都是沿襲夏朝的,有些禮儀增加了,有些禮儀減少了,我們能夠看出其中的變化。周朝的禮儀又是繼承自商朝,禮儀的內容也是有增有減,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同樣,如果在周朝之後還有朝代,哪怕過去一百世,也始終都有傳承和聯結,發展得再遠,我們都能夠預測到未來會變成什麽樣。
孔子當時不可能知道周朝之後,是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五胡亂華,隋唐一直到宋、元、明、清……未來,會有這麽多的朝代更迭。
那他為什麽如此篤定地說“雖百世可知也”呢?這是一種充分的文化自信。孔子認為,隻要掌握了曆史的變化規律,就能看到長遠的未來。
孔子如果了解古巴比倫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就知道這些文化全斷了,根本沒有傳承和延續就消失了。但是孔子在當年說出這句話,是很有氣魄的,他知道華夏文化斷不了,他知道華夏文化就是一脈相承的,就是一點點地變化、一個個朝代修訂過來的。
這種文化自信,可能是來自孔子當時的地位,他帶了那麽多學生,已經感受到了各個國家對他的認同。
孔子周遊列國,去過衛國、宋國、齊國、鄭國,雖然他沒有在這些國家當官,但所有人都很尊敬他。孔子覺得,文化是有力量的,文化的力量是被人們認可的,所以他覺得,文化一定能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