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這段話中,出現了一個詞“退之”,韓愈字退之,就出自這裏。
這一段,孔子回答兩個學生提出的同一個問題,給出了兩個完全相反的答案。“因材施教”這個成語,就是出自這個典故。
子路問:“我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立刻去做?”此處關於是什麽道理,並沒有說,可以泛指各種各樣的事。
孔子說:“你家裏還有父親和哥哥,怎麽能聽了就去做呢?應該問問他們的建議和想法。”別人叫你拚命,你就出門去拚命,有沒有想過家中父兄同意不同意。“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一個人的父親去世,三年不能改其道,現在父兄健在,怎麽可以聽到道理就行動呢?要先跟他們溝通。
冉有也找孔子問了同樣的問題。我們猜想一下,在孔子的學生中,有段時間可能流行探討學習力和行動力的關係,大家各執一詞,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兩種見解和學習方法。有一種學習方法是聽了以後就去做,做完遇到困難,再回來想。另一種學習方法是聽了以後先別做,等思慮周全以後再去做。這都是可以探討的教育話題,可能長時間討論都沒有統一思想,便向孔子求教。
當冉有問同樣的問題時,孔子說:“聽到道理要趕緊去做,付諸行動。”
孔子的學生公西華,名赤,了解到這個事情,就有點不理解,便跟孔子說:“子路問的時候,你說有父兄在,要征求他們的意見;冉有來問,你說覺得有道理就去做。我很疑惑,所以大膽地請教老師,到底‘聞斯行諸’該怎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