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朋友心理老師王超認為,小學是自我意識發展的重要階段。孩子在進入小學之後逐漸開始和社會環境發生互動,並且在這個互動過程中開始形成對自我的判斷和認識。我們不難發現,低年級的孩子開始初步形成“好孩子”“壞孩子”的概念,也因此,低年級的老師常常鼓勵和影響孩子的方式是小紅花、小星星一類的帶有榮譽與評價意味的獎勵物。作為家長可能會發現,好像孩子會更聽老師的,或者老師給的獎勵在孩子眼中更為重要。這一種情況常常讓家長既困惑又為難,在學校很老實的孩子,一回家就不好好寫作業,也不好好做練習,這是為什麽?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孩子學習和回應社會的評價體係的時候,老師是權威的象征,給出的評價的含金量和影響是會在孩子所在的班集體和群體中直接發揮作用的,而家長並不具備這樣的影響力。
那在家裏時我們該怎麽配合學校,幫助孩子完成學校裏的任務和要求呢?其實,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最先要做到的是永遠不要比孩子更焦慮。如果孩子可以很好地把對老師和學校的依從感帶到家中來,我們可以放輕鬆,隻做一些鼓勵和誇獎來幫助孩子鞏固習慣,同時關照一下孩子的身體健康,讓孩子能做到勞逸結合,別太焦慮緊張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在家的學習狀態是對作業無所謂或者消極應對,我們首先需要反省幾方麵:1.孩子是否在乎老師的誇獎與獎勵,如果不在乎,是因為太難獲得獎勵還是老師的獎勵對於他來說價值太低?2.家庭內部是否存在獎勵機製,而且家庭內部的獎勵機製與學校老師用的獎勵機製是否存在相互影響的情況?如果問題1的答案是孩子常常感到挫敗,很難達到老師的要求,因此雖然在學校不違規,但其實本質上對於評價體係是消極和回避的。這時候家長需要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心理狀態,因為這種表現可能意味著孩子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對成就的回避以及對自己的低評價。我們需要做的是根據孩子的真實水平給出鼓勵和支持,多鼓勵和誇獎孩子的努力與堅持等品質,減輕結果在孩子眼中的價值。這種做法會有兩個好處:1.孩子能夠內化的是努力和堅持就代表我是“好孩子”,這是孩子可以控製並且可以做到的。結果常常受很多因素影響,重視過程會讓孩子更有自我控製感,也會使孩子的狀態更穩定。重視結果會讓孩子常常感到失控而非常容易焦慮不安和自我懷疑。2.孩子的內部歸因會發生變化,當結果不夠好的時候,看重過程的孩子更傾向於在自己努力的方麵找原因從而應對失敗,而看重結果的孩子則更傾向於認為結果是自己無力改變的而回避挑戰和認為自己就是失敗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