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的死,是對李唐皇室最沉重的打擊。但是新太子很快就冊立了,二十二歲的李賢文武雙全,當時也是萬眾矚目,大家對他都抱有很大的希望。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三個月後,上元二年(675年)九月,唐高宗忽然召集宰相商議,要讓天後攝政!這是怎麽回事呢?
本來,唐高宗的風疾已經很嚴重,現在經過太子李弘去世的打擊,他更覺病體難支,整天頭暈目眩,根本就沒有辦法處理朝政。九月,唐高宗的風疾再次發作,他被病魔折磨得心灰意懶,已經喪失了當年非要大權獨攬的豪氣,他召來宰相,和他們商量,要讓天後攝政。什麽是攝政呢?攝政就是臨朝稱製,這可是一項非凡的權力,後世的多爾袞在清初順治年間不就是攝政王嗎?如果這個動議通過,武則天就將獨自麵對群臣,處理國政,而唐高宗則會退居二線,專心養病。這可比二聖臨朝進了一大步,因為在二聖臨朝的狀態下,即使武則天已經號稱天後,她仍然沒有發號施令的權力,如果對政治有什麽見解,隻能和皇帝私下交流,或者上表奏事。建言十二事不就是這樣嗎?她的建議能否施行,還要由高宗決定。但是,如果是攝政,武則天的地位將等同於皇帝,隻不過沒有皇帝的頭銜。
那麽大家可能就覺得奇怪了,唐高宗為什麽要這樣做呢?如果他真的病體難支,為什麽不直接傳位給太子呢?他難道不怕武則天會取代自己的位置嗎?首先,我想,如果今天覺得很難理解的話,那是因為我們離帝製時代太遙遠了,甚至已經無從體察皇帝這個名號的魅力。對於唐高宗而言,如果他傳位太子,那就隻能當太上皇,而當太上皇的滋味是否好受呢?隻要看看玄武門之變以後被囚禁的李淵就明白了。太上皇跟皇帝的關係太微妙了,如果太上皇過問政治,皇帝就會有壓力,就會想辦法控製太上皇。再說,如果讓武則天攝政,一旦唐高宗身體好轉,他還可以收回權力;如果傳位給太子,太子當了皇帝,這個權力就再也收不回來了。所以說,唐高宗讓武則天攝政,不是因為他不愛江山愛美人,恰恰是因為他太愛江山了,即便身患重病,爬都爬不起來了,這江山還是不肯放手,不能給兒子,要給也隻能給夫人,讓夫人在那兒監管著,以後有機會他還要掌握權力,這是唐高宗的真實想法。那麽,唐高宗為什麽不怕武則天取代自己的位置呢?我認為,我們覺得武則天可怕,是因為我們站在今天的位置回望曆史,知道了武則天最後當皇帝的結局,這樣,我們才會認為給她任何一點權力都是危險的。但是,唐高宗不可能有我們這種事後諸葛的聰明。在武則天以前,無論皇後多麽有權力,最後都沒有一個能夠取代皇帝。我們怎麽能夠要求唐高宗有這樣的先見之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