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自控力:斯坦福大學掌控情緒的心理學課程

如何傳播成長和韌性

字體:16+-

2002年,《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6歲的記者瑪麗·威爾博格,花了一周時間陪同蘇·邁德裏克——一位有4個孩子的母親,前往北京收養一個1歲的女童。邁德裏克是個寡婦,她的老公傑夫·邁德裏克,在2001年9月11日的早上,登上美國航空公司的航班,從波士頓前往洛杉磯,後來遇難。威爾博格前往邁德裏克的家,是想寫一篇關於恐怖襲擊1周年的故事——一年後,人們如何麵對那次災難。威爾博格回憶說,邁德裏克的痛苦顯而易見。很多個夜晚,她隻睡幾個小時,悲傷的潮流以未曾預期的方式不時襲來,比如在百貨商店看到傑夫最喜歡吃的餅幹。她不再帶小女兒去動物園那樣的地方,那裏總會使她回憶起“媽媽—爸爸幸福時光”。好心人時不時說出的安慰話,像“他現在去了更好的地方”,讓她生氣,而不是給她安慰。

關於邁德裏克的文章,威爾博格是這樣開頭的:“她花了5天,離開臥室;花了10個月,清洗一起睡過的床單;花了一年多,從傑夫的健身袋清空髒襪子。”這是關於被破壞家庭的真實寫照。讓邁德裏克活下來的唯一理由,是她的5個孩子,包括她和傑夫計劃一起領養的小姑娘。

故事雖然寫完了,但依然籠罩在邁德裏克家裏的悲傷,始終縈繞在威爾博格的腦海裏。事後很長一段時間,這位記者都會做關於撞機的噩夢。

2011年,編輯問威爾博格願不願意再訪邁德裏克,她立刻應允。這次,她麵對的,是依然懷念過去,但也勇敢向前的一家人。邁德裏克從中國領養了2個女孩,還當了祖母。2002年,邁德裏克對恐怖襲擊一周年感到恐懼,到2011年,這一天已經成了家庭的節日。每年的9·11,“邁德裏克隊”會聚集在一起,慶祝傑夫的生命。第10周年,邁德裏克家的15口人計劃前往9·11紀念博物館,在紐約跑個5公裏迷你馬拉鬆,以紀念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