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花幾十年時間創建一個盛世,但因誅殺功臣免不了為後世詬病。他誅殺功臣的目的是鞏固江山,但諷刺的是,他的繼任者朱允炆的江山被人奪走,奪取者不是他防備的各功臣,而是他偏愛的四兒子朱棣。
與曆史上其他篡位者不同,朱棣奪位後在洪武盛世基礎上再創奇跡,開創永樂盛世,將明朝推向頂峰——在海洋上,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華夏聲望遠播,當時全球各國望其項背;在陸地上,朱棣五征蒙古,吊打曾在全球所向無敵的蒙古軍。他遷都北京,在文化領域開創性地編寫綜合性文獻《永樂大典》,在曆史領域使明朝成為一開國就接連盛世的王朝。
朱棣登基後,進一步強化君主專製,繼續進行削藩,實行徙富民政策,加強對門閥豪強的控製,重視監察作用,設立派遣禦史巡行天下製度,完善文官製度,在朝廷實行內閣製度。
朱棣認為天下治平根本是“家給人足”“斯民小康”,因而特別注重經濟的恢複與發展。他發展和完善屯田製度,保證軍糧供給。在中原各地,他鼓勵墾種荒閑土地,將百姓遷到土地多的地方,督促百姓進行耕田種地,防止農民破產,以保證賦役征派。
朱棣是奮發有為的人。他五次親征,主動進攻不臣服的蒙古人,意圖徹底解決北方邊境的威脅。
元朝末帝妥懽帖睦爾北逃後建立北元,依然是明朝的巨大威脅。朱元璋將主要精力放在內政上,並沒花費精力去徹底消滅北元。1387年9月,藍玉大將軍在捕魚兒海大敗北元朝皇帝脫古思帖木兒,消滅蒙古主力軍。此後,蒙古內部陷入連綿不斷的內訌之中,北元滅亡。朱元璋也沒再次出擊蒙古。後來,蒙古發生了內訌,分裂為韃靼、瓦剌以及兀良哈三部分。
朱棣開始也采用懷柔政策,但到1409年,韃靼本雅失裏汗先殺明朝使臣,後突擊明朝邊境,在臚朐之戰中殲滅10萬明軍。朱棣大怒,親率50萬大軍去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