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兩廣平定後,南部除四川、雲南以外,都已統一,打成一片。大後方的人力和財力供給北伐軍以無限的助力北伐軍在出發前,元璋和劉基等籌定了作戰的計劃後,又和諸將縝密研究。常遇春提出意見,以為南方已定,兵力有餘,如直搗元都,以我百戰之師,敵彼久逸之卒,其可必勝。都城既克,乘勝長驅,以建瓴之勢,餘地可不戰而下。元璋的作戰計劃恰好相反,他指出直攻大都的危險性,以為元建都近百年,城守必固,如懸師深入,頓於堅城之下,饋餉不繼,援兵四集,進退不可,非我之利。不如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而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然後鼓行而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卷而下。常遇春還是抱持著前次直攻平江的見解,以為巢穴根本一下,支幹自然迎刃而解。他卻沒顧慮到孤軍深入,後方的交通線如何保持,萬一被敵人截斷,兵員和糧食的補充便陷絕境。奇兵突擊,固然可以僥幸取勝,卻非萬全之計。元璋的計劃卻是穩紮穩打,立於不敗之地,步步擴大,占領地和後方連成一體。諸將都同聲說好。
北伐軍的統帥機構,也經嚴密組織。在平陳友諒以前,諸將都直屬元璋,不相統率。九華山之役,常遇春坑殺漢降卒,徐達不能止,始以達為大將,盡護諸將。至是以達持重有紀律,戰勝攻取,得為將之體,以為征虜大將軍,統率全軍。常遇春當百萬之眾,勇敢先登,摧鋒陷陣,所向披靡,以為副將軍。又擔心遇春健鬥輕敵,複諄諄告誡,如遇大敵當前,以遇春領前鋒,和參將馮勝分左右翼各將精銳進擊。右丞薛顯、參政傅友德勇冠諸軍,使獨當一麵。達則專主中軍,策勵群帥,運籌決勝,不可輕動。又複申嚴紀律,告諭將士,以這一次北伐,目的不在攻城略地,而在平削禍亂,解救生民疾苦,凡遇敵則戰,所經地方和攻破城邑,勿妄殺人,勿奪民財,勿毀民居,勿廢農具,勿殺耕牛,勿掠人子女,如有遺棄孤幼在營,父母親戚來求,即時付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