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老子通釋

第三十八章

字體:16+-

上一章最後說,要以“樸”去鎮服“欲”,是為了回到“靜”。老子認為,“樸”的無名、未雕的狀態,就是“靜”的特征。

無名、未雕,也就是不做任何表現。因此,老子所追求的“靜”,很防範表現。

隻要一表現,一切都鬧騰起來了。一鬧騰,很多概念、名號也都湧出來了,人們必去爭取,隨之也就走向了浮薄和虛華。時間一長,也就滑向了愚昧和禍亂。起點,就在於表現的欲求。

“表現”是一個現代詞語,《老子》原文裏沒有,卻又處處與它有關。

這一章的原文,很多讀者會覺得很“繞”,因此要盡快翻譯出來。先看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對現代讀者來說,這段文字中的“德”、“仁”、“義”、“禮”已不是日常用語,缺少劃分的共識,而“無以為”、“有以為”這樣的虛詞結構又離現代語文太遠,因此就有點繞不出來了。那就先讓翻譯做一點技術上的幫助吧。但也隻是在技術上,因為對“德”、“仁”、“義”、“禮”的分別解釋太麻煩,而老子恰恰並不重視它們。於是,我們也就順著老子的意思,隻把它們作為話由,而不一一為它們“寬衣解帶”了。

翻譯如下——

“上德”不表現德,所以有德。

“下德”在表現德,所以無德。

“上德”主張無為,所以不表現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