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麵臨著特別的麻煩。因為老子知道,自己現在著手的,並不是一部普通的著作,而是一項開創性的精神構建。那麽,一開頭,就必須呈現出主題和高度。但是,字又不能太多,他為自己定下的文字風格是詩化格言。用短短的詩化格言來開啟這麽一扇重大門戶,難度可想而知。
主題是道。道是什麽?必須給一個合適的名。這本是最不能跳過去的“定義巨障”,卻被老子用幽默的方式跳過了。他一上來就說:
道,說得明白的,就不是真正的道。
名,說得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名。
你看,剛剛呈現出主題,就立即表示,這個主題說不明白。加給它任何名,也說不明白。初一聽,很像是“開局之謙”,來反襯後文的論述,但這不是老子的做法。在老子看來,不僅文章的開頭說不明白,而且直到文章的結尾也說不明白。不僅自己說不明白,而且別人也說不明白。不僅現在說不明白,而且永遠也說不明白。
說不明白怎麽成了主題?這就一下子由幽默引向了深刻。老子呈現的,是一種偉大的不可知。他甚至認為,隻有不可知、不可道、不可名,才能通向真正的偉大,才能靠近他心中的道。
當然,世上也有不少可知、可道、可名的對象,但隻要觸及重大命題,例如天地的起始、萬物的依憑,就會進入不可知、不可道、不可名的鴻蒙境界。
在這種境界中,一切都處於“若有若無”之間。“若有若無”的狀態如果往大裏說,也會引出一對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無”和“有”的哲學定位。老子說,“無”,是天地之始;“有”,是萬物之憑。“無”,產生奧秘;“有”,產生界定。
——說到這裏已經很複雜,需要我們在今後慢慢消化。老子似乎也知道已經太深,因此又急著告訴大家,正是這種“若有若無”、“知而未知”,構成了天地的玄妙。而且,就是在這玄妙中,隱隱約約看到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