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為事事“不爭”的求道之人,當然很難。但是,老子告訴大家:你在求道,道也在等你,隻要堅持,完全有可能成為“同於道”的人。
這段鼓舞信心的話是這樣說的——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我們在前麵說道時,常說“天地大道”,但老子在這裏要說明,天地也是由道控製的。天地會出現狂風驟雨,就像君主會施行惡政暴行,但大道不會任其如此。因此,天地也不會持續它的風雨,更何況人呢?人,就在道的掌控之下,因此要力求與道同步,道也一直準備著歡迎。
我對這一章的翻譯如下——
少說話,合乎自然。
你看,狂風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決定的?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不能持久,何況是人?
所以求道的人,與道相同;求德的人,與德相同;失去道德的人,與失去相同。
與道相同的人,道也樂於擁有他;與德相同的人,德也樂於擁有他;與失相同的人,失也樂於擁有他。
這段話,具有境界很高的文學品性。
在老子筆下,道,威嚴到無與倫比,又親切到無與倫比。
說威嚴,天地間的狂風暴雨,也必須順道而終止;說親切,它卻可以擁抱每一個希望得道的人。
他說,向道之人,便同於道;向德之人,便同於德。而且,道也樂於接納這樣的人,德也樂於接納這樣的人。這樣,他就把道、德放到了常人能接觸、能交往、能成為朋友的親切地位。順便老子又幽默地說,對於失去道德的人,“失”也樂於接納他們。總之,你向著什麽,什麽就來了,而且都來得非常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