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科學家們都在爭論一個問題:光到底是波,還是粒子?光電效應給出了光是粒子的證據:用光照射金屬板,一定條件下就會有電子飛出來,這個時候用導線連著金屬板,就能讓電燈亮起來。並且電子飛出來的條件與照射的光強無關,隻與照射光子的頻率相關。如果頻率不夠,光強再強也不會有電子飛出,相反,如果頻率足夠高,哪怕照射光強不夠,也還是會有電子飛出。這個現象最早是由愛因斯坦用光的粒子性做出解釋的。愛因斯坦也因為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我們可以把金屬板裏的電子類比為躺在坑裏的小球。用光照射這個小球,賦予它動能,好讓它從這個坑裏飛出來。如果光是波的話,它延綿不斷地給小球傳遞能量,原則上隻要傳遞得足夠多,小球一定能飛出來。但事實並非如此,光電效應的實驗已經證明了電子的飛出與光強無關。如果光是粒子的話,就好比用另外一顆小石子去砸坑裏的球,隻要力量足夠大,一顆石子就能把小球給砸出坑。也就是說,電子是否飛出隻跟光的單位能量有關,而光的單位能量隻與光的頻率有關,這跟實驗結果是相符的,所以證明了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像石子一樣去激發坑裏的電子。光電效應充分地說明了光的粒子性。
愛因斯坦在相對論方麵的貢獻自然是極其巨大的,但由於在愛因斯坦的年代,相對論並未被充分證明,所以他也未因此獲獎。像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引力波到2015年才被發現,而另外一個預言黑洞更是到了2019年,人類才真正拍到第一張黑洞照片。愛因斯坦要通過他最重要的相對論獲獎是很困難的,然而愛因斯坦的學術貢獻又過於巨大,故諾貝爾委員會挑選了光電效應作為頒獎理由。如果光電效應的學術解釋放在今天,由另外一個物理學家提出的話,恐怕是無緣獲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