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卡斯爾
雖然被大多數人無視,但我認為在1993年的美國電影中,最有趣的莫過於《馬提尼》的劇本。它不僅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從題材來看,也充分展現了出色的自我模仿手法。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部作品涵蓋了美國電影的廣泛層麵,呈現出一種電影史學者般的熱情。導演喬·丹特回到一開始製片人(丹特的老師羅傑·科曼曾表示,他更想把自己的孩子們培養成導演,而不是電影製片人)生涯的時點,想反省一下自己踏入電影行業的初心。按照喬·丹特的介紹,以《馬提尼》為導圖,發掘一下雜草茂盛的無名古墓吧。那裏有很多陪葬品,我們或許能填補電影曆史上被遺忘的環節。總而言之,這篇文章相當於是與B級片和Cult電影相關的粗劣家譜。
《馬提尼》中約翰·古德曼飾演的電影導演勞倫斯·伍巴斯是以威廉·卡斯爾為原型創作的。卡斯爾拍攝電影的種種裝備和手法在《馬提尼》中被反複上演。總而言之,威廉·卡斯爾才是能夠正確理解《馬提尼》的那把鑰匙,也是整個故事的軀幹所在。
威廉·卡斯爾是從1943年開始整整風靡了美國30多年的典型B級片創作者。他一生執導了59部在影院上映的長篇電影作品,並製作了25部電影,相當於美國乙級職業聯盟中的希區柯克。當時,電影導演的名字比電影的名字更早出現在字幕中的除了希區柯克之外,就隻有威廉·卡斯爾。他既是題材的改革者,又是效仿者。1959年,他推出了大熱之作《猛鬼屋》,這部電影刺激希區柯克於1960年製作了《驚魂記》,至此,希區柯克聲名遠播。之後卡斯爾又剽竊了《驚魂記》,於1961年創作了《殺人》。後來,羅伯特·奧爾德裏奇拍攝的《蘭閨驚變》與卡斯爾的抄襲作品《狂人拘束衣》相繼問世,而後者的編劇居然是《驚魂記》原著作者羅伯特·布洛克。叼著雪茄坐在導演椅上的胖子的剪影是威廉·卡斯爾的標誌。恐怖與驚悚類型電影的兩位巨匠,都喜歡客串自己的電影,這也是人們喜歡拿來比較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