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樸讚鬱的蒙太奇

極少的表現,極大的效果

字體:16+-

電影和語言

隻要不是無聲電影,電影中無論如何也會出現一些對話,一句話都沒有的電影隻是偶爾出現。例如,拉塞爾·勞斯於1952年執導的作品《賊》和呂克·貝鬆於1983年執導的處女作《最後決戰》中,效果音也有,音樂也有,就是沒有對白。片中人物並非啞巴,而是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沒有必要讓他們說任何話。導演們為了凸顯這一特點,連一句對白都沒放進去。自1927年上映的《爵士歌王》以來,已經熟悉了電影語言(即使是在無聲時代,音樂也是存在的)的觀眾,尤其是對於喜歡好萊塢電影中大量對白的人們來說,這無疑是一種酷刑,但正因為有這樣的痛苦,他們至少能深切感受到主人公的心境。

雖然不及上麵提到的兩部電影那個程度,但2002年上映的《我要複仇》也是一部非常寡言的電影。這裏有幾個理由。第一個理由,就是主人公Ryu是一位聾啞人,因此,他完全沉默,需要有對話時,就用簡單的手語進行表達。通常情況下,他隻能默默地看對方說話,因此,被動是定義這個角色的首要因素。作為業餘美術家,Ryu具有潛在的表達欲望,但是因為無法用語言進行表達,所以極度被壓抑的情緒,最終以暴力的形式爆發出來。將頭發染成綠色,也同樣是因為他失去了語言這個表達工具,不得已才借助這一看似行為藝術的方式來表達某種反叛。在影片中,一個不能說話的人物所呈現的東西,並非隻局限在台詞這個層麵。

第二個理由,就是為了克服在韓國電影界泛濫成災的說明過度誇張的現狀。實際上,正是這個原因,Ryu才會被設定為聾啞人。雖然這是種本末倒置的做法,但當時的商業電影模式確實讓我感到忍無可忍。我相信,將世界上90%的商業電影的台詞減少一半,也可以充分展現故事梗概,不僅可以,而且從藝術層麵也能夠變得更加優秀。但準確地說,在那些影片中,讓我感到厭惡的並非單純是對話多,而是好台詞越多的電影,越想通過台詞來傳達電影的核心內容。在電影中,如果一個男人愛上了一個女人的話,用陷入愛情時特有的行動和表情就可以充分展現出這一點,而不用看著她說“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