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給理想一點時間:精選集

姬中憲:父母在,不遠遊

字體:16+-

博文地址:http://blog.ifeng.com/article/23970240.html

2013-03-06 22:27:22|瀏覽70768次|評論121條

我十八歲離家,今年虛歲三十六,算起來,迄今的人生裏,一半時間都在外。這一半的時間裏,驅使我不斷離家遠走的,無非是所謂“學業”和“事業”。父母在人前誇耀兒子時,所依據的也無非是這兩點:學業圓滿,事業小成。自己回想起來,也覺得這一切理所應當,從未想過另一種可能。可以說,前三十年,父母和我共享了它的榮耀,但是從現在起,我們卻要開始分食它的苦果。

今年春節,父母來上海和我們一起過年。那一天,全家人擠在沙發上看小品,歡聲笑語之時,老家的人一個電話打過來:姥爺去世了。我們的歡樂就此結束。一個多小時後,我們拎著匆忙收拾的行李來到虹橋火車站,四個小時後,我們回到了那個悲傷、破敗的北方。一路上,母親流淚,後悔,如果她不來上海過年,就能看姥爺最後一眼,或許還能救姥爺一命。我一路安慰她,心裏卻在想:他們來上海過年尚屬偶然,我卻常年定居在此,有一天,當我的父母老去時,我能侍奉左右嗎?我能趕得上看最後一眼嗎?

犧牲大片鄉村和城鎮,成就個別大城市的發展路徑,造就了今日中國的基本格局:資源極端不平衡,機會極端不均等。這迫使廣大“不幸”生在欠發達地區的青年人少小離家,一窩蜂地紮堆“北上廣”。從正麵看,這是社會流動,是資源合理配置,殊不知,隱患早就埋下,代價異常昂貴。當年我興衝衝離家,眼裏隻有名校、大都市與錦繡前程,卻不知出來混,遲早要還。如今父母年邁,能見到我就是他們最大的福利,見不到我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折磨,我卻吝嗇得每年隻給他們一兩次見麵機會。這就是代價,該是我們還債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