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距離羅馬城北部14千米的地方,台伯河宛如一根銀線蜿蜒流去。它流經一塊麵積不大的平原,一條名為阿裏亞河的河流也流經這個平原,最終匯入台伯河。與其說這是一條河流,倒不如說是一條小溪。現今,這條小溪的河道早已無跡可尋。卡車在台伯河邊上的A1高速公路上呼嘯而過,高速列車如風一般向北駛去,駛向佛羅倫薩和米蘭。隻需一點點想象力加一副耳塞,一場曾發生在此地的著名戰爭就會展現在你的眼前了。公元前387年7月18日,後世的羅馬人把這一天看作不祥之日,羅馬共和國的全體將士在此地集結,準備迎戰。他們準備迎戰的敵人是一支高盧(1)軍隊。
羅馬人本來應該是更威風的那一方。他們的士兵編隊整齊劃一,金屬盔甲、金屬護麵、長矛和巨大的圓形盾牌是他們的標配。他們還借鑒了希臘人發明的戰術,即用盾牌和長矛築成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在敵人奮力突圍之時,羅馬戰士便會用他們手中的長矛猛刺敵方的腿、腹部以及腹股溝,隨後向上轉攻敵人的脖子和臉部。2500年前的那場戰事顯然是一次殘酷的短兵相接。
與之相比,高盧人這一方是一個紀律渙散的遊牧部落。有幾個膽大的高盧婦孺甚至站在不遠處觀戰。他們可不單是風餐露宿的遊牧部落,更是一支伺機挑起戰事並借機青史留名、名利雙收的職業軍隊。像那個時期的所有居無定所的軍人一樣,他們的外表看上去十分邋遢。對於這段曆史,我們雖然不能做到原景重現,但是可以推測出個大概。他們可能也被分成步兵、騎兵和戰車兵等不同兵種,而彼時的戰車是一種隻能乘坐兩名士兵的雙輪戰車,其主要用途是將先頭部隊迅速送往主戰場。他們可能會手持小型的矩形盾牌、劍和長矛,頭戴做工精良的頭盔。他們很可能留著長發和短胡須,脖子上佩戴著項圈。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穿著。並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會一絲不掛,不過總是會有那麽一撮人隻係一條腰帶或者披一件鬥篷就上陣。這一點也在後來的資料中得以證實,高盧人相信**的身體能夠極大地震懾敵方,所以他們會在必要的時候**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