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其實很好學:中學古文高分詳解

【高中必修部分】

字體:16+-

《師說》

【作者簡介】見《雜說四(馬說)》

【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2),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3)?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4)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5)。是故聖益聖,愚益愚(6)。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7)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8),小學而大遺(9),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10)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11)。”嗚呼!師道之不複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12),不拘於時(13),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14)之。

【思維式古文解讀】

一場漂亮的快攻——《師說》

韓愈這篇文章,就是一場散文上的籃球快攻。為何這麽說呢?還是要從韓愈這篇文章的一套打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