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設法,學生的國文成績總不見有顯著的進步。因了語法、作文法等的幫助,學生文字在結構上、形式上,雖已大概勉強通得過去,但內容總仍是簡單空虛。這原是曆來中學程度學生界的普通的現象,不但現在如此。
為補救這簡單空虛計,一般都獎勵課外讀書,或是在讀法上多選內容充實的材料。我也曾如此行著,但結果往往使學生徒增加了若幹一知半解的知識,思想愈無頭緒,文字反益玄虛。我所見到的現象如此,恐怕一般的現象也難免如此吧。
近來,我因無力多購買新書,時取以前所已讀而且喜讀的書卷反複重讀,覺得對於一書,先後所受的印象不同,始信“舊書常誦出新意”是真話。而在學生的教授上,也因此得了一種新的啟示,以為一般學生頭腦上的簡單、空虛,或者可以用此救濟若幹的。
我現在的見解以為:無論是語是句,凡是文字都不過是一種寄托某若幹意義的符號。這符號因讀者的經驗能力的程度,感受不同:有的所感受的隻是其百分之一二,有的或者能感受得更多一點,要能感受全體那是難有的事。普通學生在讀解正課以及課外讀書中,對於一句或一語的誤解不必說了,即使正解,也絕非全解,其所感受到的程度必是很淺。收得既淺,所發表的也自然不能不簡單空虛。這在學生實在是可同情的事。
舉例來說,“空間”一語是到處常見的名詞,但試問學生對於這名詞的了解有多少的程度?這名詞因了有天文學的常識與否,了解的程度大相徑庭。“光的速度,每秒行十八萬裏,有若幹星辰,經過四千年,其所發的光還未到地球。”試問在沒有這天文學常識的學生,他們能如此了解這名詞嗎?在學生的心裏,所謂“空間”,大概隻認為是屋外仰視所及的地方吧。同樣,“力”的一語在學生或隻解作用手打人時的情形吧;“美”的一語,在學生或隻解作某種女人的麵貌的狀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