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裏讀到文言,就得作一番講解的功夫。或者由同學試講,由教師和其他同學給他訂正(講得全對,當然無須訂正);或者徑由教師講解,同學們隻需坐在那兒聽。兩種方法比較起來,自然前一種來得好。因為讓同學們試講和訂正,同學們先做一番揣摩的功夫,可以增進閱讀的能力。坐在那兒聽固然很省事,不大費什麽心思,可是平時自己閱讀沒有教師在旁邊,就不免要感到無可依傍了。
不妨想一想,為什麽要講解?回答是:因為文言與咱們的口語不一樣。
像有一派心理學者所說,思想的根據是語言,脫離語言就無從思想。就咱們的經驗來考察,這種說法大概是不錯的。咱們坐在那兒悶聲不響,心裏在想心思,轉念頭,的確是在說一串不出聲的語言——朦朧的思想是不清不楚的語言,清澈的思想是有條有理的語言。咱們心裏也有不思不想的時候,那就是心裏不說話的時候。思想所根據的語言當然是從小學會的最熟習的口語。現在咱們想心思,轉念頭,都是在說一串不出聲的口語。這也是作文該寫口語的一個理由。心裏怎樣想就怎樣寫出來,當然最為親切,不但達意,而且傳神傳情。
依此推想,古來人思想所根據的是他們當時的口語,寫下來就是現在咱們所謂文言。咱們說古來人,包括不同時代的人。時代不同,語言也有差異。所以文言這個名詞實在包含著多種的語言。還有須知道的,古來人雖然根據他們當時的口語來思想,待寫下來的時候,為了書寫的方便,把他們的口語簡縮了,這是很尋常的事情;因而文言與他們的口語多少有些出入。還有,後一時代的人也可以學習前一時代的語言,用前一時代的語言來寫文章,或者參用一些前一時代的語言來寫文章(其實就是根據前一時代的語言來思想),而且不限於前一時代,盡可以伸展到以前若幹時代;因而某一時代的文言大都不純粹是某一時代的語言,往往是若幹時代的語言的混合體。還有,文言中間也有並非任何時代的口語,而是一種人工的語言,例如駢體文。駢體文各句的字數那麽整齊,通體全是對偶,又要顧到聲音的平仄:哪一時代的人口頭曾經說過那樣的話?的確,沒有一個時代的人口頭曾經說過那樣的話,那是一種人工的語言。用駢體文來寫作的人,他平時的思想當然也根據他當時的口語,但是他要作駢體文的時候,就得把他的思想加一道轉化的功夫,轉化為根據那種人工的語言來思想,這才寫得成他的駢體文;或者他對於那種人工的語言非常熟習了,像對於他當時的口語一樣,因而也不需要什麽轉化的功夫,他要寫駢體文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根據那種人工的語言來思想。(這種經驗咱們也有的。咱們寫現代文,自然是根據咱們的口語來思想。但是咱們也可以寫文言;在初學的時候,是加一道轉化的功夫,轉化為根據文言來思想;到了熟習的時候,要寫文言就徑自根據文言來思想了。豈但本國文字,咱們還可以寫外國文呢;在初學的時候,是加一道轉化的功夫,轉化為根據外國語來思想;到了熟習的時候,要寫外國文就徑自根據外國語來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