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這裏是故宮

·貳·故宮是如何讓自己盡量不『火』的

字體:16+-

600歲的故宮有一怕—火。據資料統計,明清時期,故宮大大小小共發生火災80多次,其中重大火災就有24次之多。沒辦法,這座宮殿大部分都是木頭建築,大火無情,尤其在木頭麵前,火更是無情到極點,幾乎是一點就著,如果滅火不當,或者再來陣風,很有可能就變成“火燒連營”。為了抵擋無情的火妖,上到皇帝,下至宮人,每個人都想了無數辦法。

故宮裏第一個防火小妙招就是放置盛水的大缸,這些缸曾有308口,現今遺存200多口,它們的主要功能就是盛滿水做滅火用。每次看見這些大缸,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司馬光砸缸救小夥伴的故事,幸好故事裏的缸是瓷的,否則要是故宮裏的缸,他一定砸不開,因為這些缸都特結實!

這些缸有三種材質:鐵、銅鎏金和“燒古”青銅。無論哪一種輕易都砸不開,而且皇帝也不會讓你砸,作為救火小能手,它們由專門的太監負責保養。夏天,缸裏的水要保持幹淨,沒有異味;冬天,為了防止水結冰,除了在缸口加上蓋子外,還要給它們穿上“棉服”(缸外包一層棉外套),如果天氣特別冷,還要在缸下擺一個特製的火爐。如今大家都能在缸下看到一圈石座,就是用來放置火爐、加炭和透氣的。

這些水缸的名字也很特別,叫“太平缸”“吉祥缸”或者“門海”,慈禧當年還給這些缸加了創意,在裏麵養魚,取“吉慶有餘”之意。

很多野史秘聞裏,都傳說宮裏的水井有“故事”,什麽晚上能在井底看見披頭散發的宮女之類,神乎其神。其實這些水井就是水井,除了做日常洗灑之外,還有消防的功能。據統計,宮裏有80多眼水井,一旦有火情,裏麵的水可以派上用場。

內金水河也是重要的消防河,它“九曲十八彎”的設計除了有風水、地形上的考慮外,還有一點,就是為了方便取水,像明代的《酌中誌》裏就有記載:“非為魚泳在藻以資遊賞,亦非故為曲折以耗物料,恐意外回祿之變,此河實可賴(金水河不是為了養魚觀賞,做得曲曲折折主要還是為了發生火災時方便大家取水滅火)。”這條河在天啟年間六科廊、武英殿火災時都派上了大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