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語文課超有趣:部編本語文教材同步學五年級下冊(2020版)

四、說不盡的古典樂器

字體:16+-

說到中國古典樂器,大家可能會立即想到不少:古箏、二胡、阮……也許有的同學還會演奏呢!楊萬裏的《稚子弄冰》一詩中寫道:“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這裏的“錚”和“磬”指的都是古代的打擊樂器。

中國古典樂器的種類非常豐富,在先秦時期的《尚書》中,就曾記載“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這裏的“八音”就是我國最早的樂器分類法,按照製造樂器的不同材料,把樂器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páo)、竹”八類。

“金”類樂器主要是鍾,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編鍾。同學們去博物館的時候可能見到過編鍾。編鍾興起於西周,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是用青銅鑄成的大型打擊樂器,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鍾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鍾,能發出不同的樂音。編鍾的音色雄渾深沉,悠揚動聽。每個鍾的音調不同,按照樂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說到編鍾,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編鍾”,這套戰國時期的青銅樂器在湖北曾侯乙墓裏沉睡了2430年,於1977年被考古學家發現。曾侯乙編鍾保存極為完整,由65件青銅樂鍾和鍾架組成,共三層8組,鍾架重1665千克,鍾架上的掛件重2755千克,製作精美,氣勢宏偉,是我國出土最為完整、重量最重、音律最全的一套編鍾。經音樂家測定,曾侯乙編鍾音域跨越5個半八度,隻比現代鋼琴少一個八度,完全可以演奏現代樂曲。這說明,兩千多年以前我國的音樂藝術就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石”類樂器是用石頭或玉石製成的打擊樂器。“敲成玉磬穿林響”裏的“磬”指的就是一種玉石打擊樂器。2008年北京奧運會頒獎儀式所使用的背景音樂叫作《金聲玉振》,正是用曾侯乙編鍾的原聲和玉磬演奏的聲音交融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