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兩篇文章放在一起看很有意思,五年來好像改變了很多,但依然有一些沒有被改變。隻是五年前的疑惑,變成了五年後的確信。五年前的自己,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丟掉的東西,其次才想到自己還留下的東西;五年後的自己恰恰相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還擁有的東西。
五年前不知道人們到底長不長情,隻是本能地覺得要抓住每個對自己而言重要的東西;五年後的我相信人們到底還是長情的,原因很簡單,那些重要的東西,是無法被割舍掉的,因為割舍掉了那些,就等於割舍掉了自己。
人們是由各種不同的習慣構成的,因為習慣不同,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而習慣不同,則來自記憶的不同。
這份不同來自過去,並向後延伸,彌足珍貴,因此我們的過往便如同我們本身之存在一般,不可分割。
離開前請叫醒我,原則上是一種接受。
接受離開,否則叫醒這一行為就變得毫無意義。
為什麽我們在失去之後一定要叫醒自己呢?因為以下兩點:一是握住自己手裏還存在的東西;二是失去的東西雖然在物理形式上已經離開,但隻要內心還記得,便不會消失。
就像這本書記載了許許多多的故事,那些故事發生在過去,但依然擁有它的生命力。
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這也是文字的力量,同時也是情感的力量。
這份力量,最終能讓我們得以清醒地麵對往後的生活,讓我們學會不辜負自己。
最後說說為什麽我將往後的生活看得那麽重要。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其實都很短暫,然而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人生。人生隻有一次,而我們尚有明天,隻要有明天,就能創造出新的珍貴的東西。
我們都該用心去創造珍貴的東西,因為那是我們人生中唯一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