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片海棠葉子,實在太大了。而我從來不喜歡在我的人生裏,走馬看花、行色匆匆。麵對它,我猶豫了,不知道要在哪一點,著陸。終於,選擇,我最不該碰觸的,最柔弱的那一莖葉脈——我的故鄉,我的根,去麵對。
——三毛《悲歡交織路》
1987年,台灣采取開放政策,允許台灣居民回到大陸探親,同時接受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三毛聽說這個消息非常激動。她早就與大陸文人有交往,骨子裏也極為熱愛華夏傳統文化,對於回鄉是十分期待的。能夠通信之後,她首先從同鄉那裏得到了書法家倪竹青先生的地址,急急忙忙替父親執筆,寫下四十餘年來積攢下的思念之情。
三毛的祖居位於舟山小沙鎮,爺爺陳宗緒少而失學,十四歲時便勇闖上海灘,從小工做起,白手起家,靠航海經驗積累了第一桶金,幾經坎坷,事業有成。他曾經對三毛的父親陳嗣慶和大伯父陳嗣業傳授成功之道:“第一,應有改善環境之決心與方法;第二,應有艱苦奮鬥百折不撓之精神;第三,應有不畏強梁鋤暴安良之勇氣。”(1)
“位卑未敢忘憂國”(2),雖然是普通百姓,但是陳宗緒始終不曾忘記自己當初為何離家闖**。晚年,陳宗緒回鄉建起祖屋(現主屋為三毛紀念室),又拿出一生積蓄,利用祖上傳下的祠堂創立“定海縣私立振民初級小學校”,取“振醒斯民”之意,鄉村學齡兒童均可免費入學,陳嗣業與陳嗣慶也數次捐資支持辦學。因而,當三毛回鄉祭祖的時候,受到了鄉親熱情的迎接和款待。
家風優良,是陳氏家族後輩有德的重要因素。晚年時,陳宗緒曾留下訓誡:“第一,應知一衣一飯來處不易,不可暴殄天物,浪費無度。第二,對於農工痛哭應表同情,不可存輕視之心。第三,應各就斯業,努力工作,無論家道如何,在年富力強之時,一概不得逰(3)惰,坐食不事生產。第四,在可能範圍內應救濟貧苦無告之人,以減輕社會之病態。第五,應謹守我國固有之道德,勿墮家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