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性的或寒或涼,都源於飲茶後的身體反應,表現為身體對寒的刺激和感受的程度不同。
查閱古往今來關於茶的文獻,茶性大致分為大寒、冷、寒、微寒、涼、微涼等。茶性的或寒或涼,都源於飲茶後的身體反應,表現為身體對寒的刺激和感受的程度不同。能使身體產生清涼感的、舒緩體內燥熱之氣的,就屬寒性。中醫典籍或諸多文獻裏記載的茶性“溫”,既不是熱的表達,也不是暖的感受,是相對其他茶類的不寒而已,更多的言外之意是在強調,茶性溫和,刺激性弱。茶稟草木之靈,喜陰好濕,本性難移。從屬於六大茶類的各種茶,無論怎樣加工,無論新舊,茶的清涼本性是不會改變的,發生改變的,僅僅是程度的不同。拋除新茶加工時吸收的燥氣影響,我們在品飲任何茶類時,身心、胃腸感受到的那種清泠、涼爽、滋潤、平靜的感覺,就是茶的寒性使然。故老子說:“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為什麽茶會有大寒、冷、寒、微寒、涼、微涼等不同的分化呢?這是由於不同季節、不同生態、不同等級、不同加工方式等原因,造成的茶內咖啡堿、氨基酸、糖類等物質的含量差異所致。我注意到,在明代的47種中醫古籍中,共記載了14種茶性“微寒”的茶,其對應的性味是“甘苦”,而非“苦甘”或“苦”。這進一步證實了,凡是偏甜的茶,其寒性會相對較弱。
我們知道,茶樹中的生物堿以嘌呤堿為主,而嘌呤堿又以咖啡堿為主要成分,咖啡堿就是決定茶性的根本所在。抓住了咖啡堿的含量變化,大致就可掌握茶類寒性的動態變化。而咖啡堿的含量,會因茶樹品種、季節、生態、加工方式的不同而不斷變化著。適宜做黑茶類的大葉種、比適合做烏龍茶的中葉種和做綠茶的小葉種,其咖啡堿的含量要高得多,其寒性會更重。因此,趙學敏說:普洱茶“味苦性刻”,清代著名醫家王孟英說:“普洱產者,味重力峻。”在不同季節中,夏茶、秋茶依次會比春茶的咖啡堿含量高,故夏、秋茶更苦澀。在同樣一株茶中,芽、葉的咖啡堿含量,以茶芽和第一葉含量最高,餘者依次遞減,而又以茶梗中的含量最低。故等級越高、越細嫩的芽茶,在衝泡時投茶量宜適當減少,細嫩的新茶也不適合煮飲。另外,咖啡堿在120℃以上具有升華的特性,因此,焙過火的茶類或久存的茶,苦味較低,寒性減弱。火的輕重高低,攸關茶葉的寒性變化。從陰陽五行的辨證規律來看,火生土,土在滋味屬於甘,甘則緩之,辛、甘、淡又屬陽,故當茶葉經過火的炮製後,滋味會趨於甘甜,茶的寒性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刺激性也會相應的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