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茶作為一個獨特的茶類,甜香宜人,茶性偏於溫和,其獨特的韻味,是其他茶類無法替代的,本來幽微難從俗。
黃茶的最早記載,見之於唐代李肇的《唐國史補》,其中記載:“壽州有霍山黃芽、蘄州有蘄門團黃,而浮梁商貨不在焉。”此時的黃芽、團黃,還不是現代真正意義上的黃茶類。它是自然界裏,顏色泛黃的較嫩的黃芽茶、黃葉茶的統稱。歐陽修有詩:“共約試團黃、何茶有此香。”陸羽《茶經》中寫道:“宿製者則黑,日成者則黃。”此處餅茶的“黃”,指的是當日做成的餅茶表麵的自然色澤。頭采的春茶,氨基酸含量高,多泛嫩黃色。宋代黃儒的《品茶要錄》記載:“試時色黃而栗紋大者,過熟之病也。然雖過熟,愈於不熟,甘香之味勝也。”黃儒很智慧地意識到,假設茶在蒸青時,茶葉發生了黃變、過熟現象,雖然顏色不再翠綠如初,但是,其滋味會更加甜香。兩弊相衡取其輕,過熟的則比殺青不透的茶,品質提高了許多,也算是“好事盡從難處得”了。這其實是黃茶發展的“曙光東向欲朧明”,是黃茶製作技術即將破土前的萌動。在茶色尚白的宋代,能如此理性地、從茶品的缺憾中認知到茶黃之美,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據《大明會典》記載:“隆慶五年(1571)令買茶中馬事宜,收買真細好茶,毋分黑黃,一例蒸曬,每篦重不過七斤。”這表明在明末的蒸青茶中,已有了黑茶與黃茶的分野。發酵重的屬於黑茶,發酵輕的,已初步具備了黃大茶的特點。
蒙頂黃芽
明代萬曆年間,許次紓的《茶疏》寫道:“江南地暖,故獨宜茶,大江南北,則稱六安。然六安乃其縣名,其實產霍山之大蜀山也。顧此山中不善製造,就食鐺薪炒焙,未及出釜,業已焦枯。兼以竹造巨笥乘熱便貯,雖有綠枝紫筍,輒就萎黃,僅供下食,奚堪品鬥。”山中茶農不善製茶的結果,就是在茶的殺青、幹燥、存儲過程中,葉綠素在高溫、濕熱的影響下,會部分受到破壞,故而發生茶青的黃變。綠枝紫筍一旦色澤萎黃,就被認為是品質低劣的標誌。許次紓批評的,就是當地製茶技術的不過關。如此焦枯、悶黃的茶,隻能“僅供下食”,又怎能用於品評鬥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