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數理化通俗演義(插圖版·全5冊)

第六十八回 嚴師長聲色俱厲教學子 慈老翁語重心長勉後人

字體:16+-

——條件反射學說的創立

上回說到弗洛裏為了推廣一種藥,遠渡重洋四處奔波。他麵對這個烽煙四起、戰事不休的世界,發出一聲關心世人的長歎。而有一位偉人正是以此為己任,這便是蘇聯生理學家巴甫洛夫(1849—1936年)。

巴甫洛夫1849年9月27日生於俄國中部的梁讚城,父親是一個窮神父,母親常外出給人家幫傭,家境十分貧寒。兄弟姐妹十人,他是老大。在這樣困苦的條件下,他父親堅持讓兒子讀書,並告訴他讀書最要緊的是認真,一本書要讀兩遍,努力理解其中的思想內容。巴甫洛夫謹記父訓,從小就刻苦認真,肯動腦筋。一次,他隨父親到一個農家去,替一個危重病人做臨終祈禱。在回來的路上,小巴甫洛夫想起剛才病人痛苦的樣子,便憂傷地問道:“爸爸,您救不了她的命嗎?”

巴甫洛夫

“這種病是無法治好的,但願我剛才的祈禱能救她的靈魂。”

從此,他就暗下決心,將來“要弄清人的構造,幫助人們成為健康、聰明、幸福的人”。他先是考進彼得堡大學博物科,學了幾年生理。但到大學畢業時,他對自己掌握的這一點知識很不滿足,便寫信給父親說:“這個世界上冤死於疾病的人太多了,實在是人類的一大憾事。雖然我明年即可大學畢業,但我現在正跟教授們商量,可否準許我放棄自然科學的學習,轉入醫學院從頭學起。”

母校的醫學院嫌他年齡大,不肯錄取,他便進了軍醫學校。他從軍醫學校畢業時已34歲,因成績優異留校從事研究。一次,他寫了一篇論文,發表在新醫藥雜誌上,一位德國生理學權威看到這篇文章後大呼:“真是一位天才!”便托雜誌社給他轉去一筆路費,請他到德國合作。1889年,巴甫洛夫已40歲,便啟程來到柏林。這時,原來曾拒絕他入學的母校醫學院方知道他是一匹千裏馬,於是再三電邀他回國。數年後他又回到彼得堡大學,任實驗醫藥學院生理研究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