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勃·巴納德
從未讀過約瑟芬·鐵伊的偵探小說的讀者有福了。鐵伊經曆了英國犯罪寫作的黃金時期(約摸在1920~1950年間),她在眾偵探小說大師之間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約瑟芬·鐵伊(1897~1952年)是一名僅以作品知名的作家。幾乎沒人了解她的私生活,雖然她在戲劇創作方麵的成就也相當不凡,但似乎沒人在意。她身後四十多年作品的銷售穩定端賴小說本身,顯然這些書有著持久不衰的吸引力。我大膽假設她的讀者對她的態度應與對其他古典犯罪小說作家不同:他們對她有愛。他們對待他們最愛看的鐵伊小說,就像他們對待他們小時候最愛看的書一樣,例如《楊柳風》、《小婦人》什麽的:無條件地熱愛。
小說家與讀者之間這堅強的聯結乃是基於信任——信任某人是一流的說故事家,而且不會將內容公式化。鐵伊,在她最好的幾本書裏,試圖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說各種不同的故事。這使她不同於一般批量生產神秘故事的供應者,雖然那些作品也相當精彩。事實上,在她較為直截了當的偵探故事裏,約瑟芬·鐵伊常常顯露她對傳統“誰是凶手”那一套公式的不耐煩。例如在《一先令的蠟燭》(A Shilling For Candles)一書中,三分之二的陰謀在探員得到訊息時都未透露給讀者,或隻在破案前才透露。換句話說,她對那種遊戲一點興趣也沒有,而寧願嚐試別的,更多樣性的方式。
她的其中三本小說正是以這樣的方式寫成,不論是犯罪小說體還是“正常”小說體她都揮灑自如。故事的中心仍是犯罪,但是和公式化的“圖書館裏的一具屍體”相去甚遠。很多偵探小說都改編自真人真事,但絕少像《博來·法拉先生》(Brat Farrar)這樣感動人心,而就單純的解謎習題而言,我們的惻隱之心也不曾這樣有技巧地、令人驚訝地被操縱著。《時間的女兒》幾乎是空前絕後的成功(一個曆史上的謎經過現代人的調查而重新鮮活了起來),它使人們對英史中理查三世那段公認的肮髒汙穢的時期,以及塔中王子的謀殺案重新發生興趣。《法蘭柴思事件》(The Franchise Affair)一書也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發生於18世紀的一件案子,某女傭控告她的雇主綁架及虐待),但在她的筆下卻成為描寫中產階級困境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