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指導
原載於《現代》第一卷第一期,這首詩的創作時間在1931年,後收錄於《望舒草》。這是一首流傳很廣的詩。因為在30年代,根據《有贈》所改編的電影歌曲《初戀女》紅極一時,人們爭相傳唱。可見,這首詩和詩人的感情經曆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其中是否有具體對應的人物並不能妄加推測。
誰曾為我束起許多花枝,
燦爛又憔悴了的花枝?
誰曾為我穿起許多淚珠,
又傾落到夢裏去的淚珠?
我認識你充滿了怨恨的眼睛,
我知道你願意緘在幽暗中的話語,
你引我到了一個夢中,
詩人開篇就寫出了愛戀的傷人,作為曾經受傷深重的人,詩人卻不能忘懷美好的過往。
愛情的力量讓詩人在一個接著一個的夢中尋覓自己完美的戀人,但是每一個戀人都不是他最完美的化身,所以,詩人在不停地尋覓。
我卻又在另一個夢中忘了你。
最後一句中的“薔薇”指的是現在的戀人,而“蘭花”指的是詩人不能忘懷的初戀。
我的夢和我的遺忘中的人,
哦,受過我暗自祝福的人,
終日有意地灌溉著薔薇,
我卻無心讓寂寞的蘭花[1]愁謝。
詩歌鑒賞
這首纏綿悱惻的情詩曾經讓詩人的第一任妻子備受打擊,因為她暗自將自己對應了詩中的象征。她認為自己是詩人“有意地灌溉的薔薇”,而詩人的初戀情人才是心之所係的“寂寞的蘭花”。可以看出,詩人的情詩寫得哀婉動人,因為其中有真實的感情鋪墊在,但是若是真要對應上某個人,詩人的詩又顯得朦朧含混。戴望舒在詩歌創作中強調:“詩是由真實經過想象而出來的,不單是真實,亦不單是想象。”所以,詩人的情詩更多的是對一種情緒和體驗的描述,而並非真有所指。這種詩一共三節,每節四句。格式整齊,音韻很美。詩人用了很多相反的形容詞,寫出了在愛情中的極端感受。詩中有著充沛的感情,真摯哀婉,很能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