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文化,是藝術文化。回答美是怎麽一回事,什麽叫美,怎樣才美,美有什麽用,有這樣幾個要點:
美是人的本性
這個本性甚至可以追溯到動物性。你看孔雀的羽毛、老虎的花紋無不求美。公雞好看,是因為母雞愛美,對它長期追求、篩選的結果。愛美不要什麽理由,也不受時代、階級、環境的限製。原始人就知道用獸骨製成項鏈,還在岩壁上畫畫,後來又在陶器上畫各種花紋、圖案。隻不過是隨著文化的進步,人的精神世界的豐富,美的內容、層次也在發生變化。美是與人類的成長同步的,一部美學史即是一部社會發展史。人的愛美之心是人發展完善的一種動力。我們要承認這種本能,**把人的這種本能都批判了,美就是資產階級,就是反動,“左”到否定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是不能剝奪的,正如餓了就要吃東西的食欲,不懂就要學習的求知欲,看到美的人、美的物、美的作品就喜歡的審美欲。既然人人都愛美,都有這個本性,反過來就人人討厭醜,不管是外表形式的醜,還是內在的精神方麵的醜。當然誰也不願被人討厭。於是為了自己的美和欣賞外部的美,就生出一門美學,研究怎樣才算美、才能美。
美的用途
農村裏的一些老人常說年輕人:“描眉畫紅(口紅)有什麽用?”從發展生產、多打糧食來講,確實沒有用。“文革”前,把綠化、美化環境都看作是資產階級思想作怪。美這個東西,既不實用,也不深刻,隻作用於人的情感,讓你愉悅、興奮、激動、憂傷,改善情緒;作用於精神世界,提高道德修養。就像人身上的經絡係統,沒有血管、骨骼那樣具體,看不見摸不著,卻在起很重要的溝通、維係作用。
美學老祖宗黑格爾把人與外界的關係分為三種:一是欲望關係。消滅它或利用它,以滿足自己生命的需要,是針對一個具體的完整的事物。比如你又渴又餓,看見一個蘋果就想吃掉它。這時需要的不是欣賞。他幽默地說,你要是想使用一塊木材或吃一種動物,畫一個就不能滿足。中國成語有畫餅充饑,就是說欣賞代替不了實用。二是思考關係。並不要消滅它,而是研究它,找出事物規律、概念。如我們研究數學、物理的公式定理,隻是要弄懂它,並不想吃掉它,也不是欣賞它。當我們解剖一隻老虎時,注意力在研究它的結構功能上,而不是如在野外欣賞它漂亮的花紋和奔跑的姿勢。三是審美關係。既不吃,也不深入研究,隻是滿足求美的心理,欣賞它。黑格爾稱為“滿足心靈的旨趣”。所以,美針對的既不是具體事物的全部,也不是它內含的抽象的道理(概念、本質、規律),而是外表的具體的形式(形狀、顏色等),通過形式讓人愉悅(不是具體的實用,也不是抽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