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開啟高效人生(套裝全3冊)

亂賦因果:如果我當初沒有遇到這個人就好了

字體:16+-

凡事有果必有因,這是普通人都相信的道理。原因在先,結果在後這是因果聯係的特點,但你看到的原因是否就導致你所看到的結果,這個事情就不好說了。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將時間上有先後關係的事情當做是因果關係,那麽我們可能就犯了亂賦因果的錯誤。

在“秋夜青語”後台有這樣的提問:

“我當初就是大學後沒有考研,結果現在找到的工作不好,你認為我現在有必要再考研嗎?”

在這位同學的提問裏,把自己現在工作不好歸結為自己當年沒有考研,這顯然是一個有問題的推導邏輯。為什麽大叔說提問者的邏輯不對?

讓我們用一張表格進行解答:

對於一個清晰的思考者來說,既然這兩者本來就不存在必然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係,那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就不會將兩者按照因果關係的範疇進行思考。

亂賦因果的邏輯陷阱在生活中非常常見,因為符合大家觀察。

中國婦產科網創始人龔曉明醫生曾專門發過這樣一條微博:

我發現科學最需要和大家普及的一個事情是:事件時間上的先後不等於因果!比如說我上周喝了點酒,所以今天流產了;比如我沒吃辣的了,所以得婦科病了。要證明兩個事件有因果關係,需要很多的科學研究,不能輕易地下結論,要有科學的依據,循證醫學必定是方向。多點證據,少點信口開河。

有不少感同身受的讀者留言評論道:評論一:

端端辣媽:可惜孩子奶奶沒有微博!母乳寶寶兩天沒便便了,是因為媽媽最近青菜吃少了;寶寶便便顏色偏綠,是媽媽青菜吃多了;寶寶眼角有眼屎,是因為媽媽出差上火了;媽媽出門回來如果馬上給孩子喂奶,要先擠掉一些才能喂,否則對寶寶不利!母乳寶寶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是媽媽造成的,這是老人最愛下的因果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