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偉人風采 大家文章係列(全2冊)

我們該怎樣做人

字體:16+-

——獨立、理性、犧牲的人格之美

人們都熟知範仲淹在《嶽陽樓記》裏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卻常忽略了文中的另一句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前者是講政治,怎樣為政、為官,後者是講人格,怎樣做人。前者是講政治觀,後者是講人生觀。正因為講出了這兩個人生和政治的基本道理,這篇文章才達到了不朽。其實,一個政治家政治行為的背後都有人格精神在支撐,而且其人格的力量會更長久地作用於後人,存在於曆史。

2009年5月,作者在深圳舉辦“範仲淹講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物,指外部世界,不為利動;己,指內心世界,不為私惑。就是說:有信仰、有目標,有精神追求,有道德操守。結合範仲淹的人生實踐,可從三個方麵來解讀他的人格思想。

一是獨立精神——無奴氣,有誌氣。

範仲淹有兩句詩最能說明他的獨立人格:“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奪。”範仲淹於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生於徐州,出生第二年父親去世,29歲的母親貧無所依,抱著繈褓中的他改嫁朱家,來到山東淄州(今山東鄒平縣附近)。他也改姓朱,名朱說。他少年時在附近的廟裏借宿讀書,每晚煮粥一小鍋,次日用刀劃為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一點鹹韭菜為食。這就是成語“斷齏劃粥”的來曆。這樣苦讀三年,直到附近的書都已被他搜讀得再無可讀。但他的兩個異父兄長卻不好好讀書,花錢如水。一次他稍勸幾句,對方反唇相譏:“連你花的錢都是我們朱家的,有什麽資格說話。”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心靈大受刺激。真是未出家門便感知世態之炎涼。他發誓期以十年,恢複範姓,自立門戶。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23歲的範仲淹開始外出遊學,來到當時一所大書院應天書院(今河南商丘縣),晝夜苦讀。一次真宗皇帝巡幸這裏,同學們都爭先出去觀瞻聖容,他卻仍閉門讀書,別人怪之,他說:“日後再見,也不晚!”可知其誌之大,其心之靜。有富家子弟送他美食,他竟一口不吃,任其發黴。人家怪罪,他謝曰:“我已安於喝粥的清苦,一旦吃了美味怕日後再吃不得苦。”真是天降大任於斯人,自覺自願苦其心誌,勞其筋骨。他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進士,在殿試時終於見到了真宗皇帝,並赴禦宴。他不久調去安徽廣德亳縣做官,立即把母親接來贍養,並正式恢複範姓。這時離他發憤複姓隻用了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