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全部問題是如此複雜,有必要更細致地探究它。問題的錯綜複雜歸之於兩種因素:俄狄浦斯情結的三角特征和每一個人身體上的雌雄同體。
男孩子的情況可以簡單地做出如下敘述。在年齡還很小的時候,小男孩就發展了對他母親的一種對象貫注,它最初和母親的**有關,是在所依賴的原型上最早的對象選擇的例子[214];男孩子用以父親自居的方法來對付他的父親。這兩種關係一度曾同時存在,直到對母親的性願望變得更加強烈,而把父親看作是他們的障礙;這就引起俄狄浦斯情結。[215]於是他以父親自居的作用就帶上了敵對色彩,並且變成了希望驅逐父親以取代他對母親的位置。此後和父親的關係就有了心理上的矛盾;在認同作用中這種內在的矛盾心理好像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來了。對父親的矛盾態度和對母親的那種充滿純粹深情的對象關係構成了男孩子身上簡單積極的俄狄浦斯情結的內容。
隨著俄狄浦斯情結的退化,男孩子對母親的對象貫注就必須被放棄。它的位置可被這兩種情況之一所取代:要麽以母親自居,要麽加強以父親自居的作用。我們習慣上認為後一結果更為正常;它允許把對母親的深情關係在一定限度內保留下來。這樣,俄狄浦斯情結的解除[216]將加強男孩性格中的男子氣。小女孩身上俄狄浦斯態度的結果,以完全類似的方式,可能就是加強以其母親自居的作用(或者這種作用是第一次這樣建立起來)——這種結果將會使孩子的女性性格固定下來。[217]
由於這些認同作用並不把被放棄的對象吸收到自我中去,因此它們並不是(我們以前在第29頁論述過)我們所期望的東西。但是這種二擇一的結果也可能出現;在女孩子身上比在男孩子身上更容易觀察到。分析常常表明,當一個小姑娘隻好不再把她的父親看作戀愛對象之後,就把她的男子氣突出出來,並且以其父親自居,即以失去的對象自居來代替以其母親自居。這將明顯地依賴於她的性情中男子氣是否足夠強烈——而不管它可能是由什麽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