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前四日頗寒
[宋] 陸遊
草木初黃落,風雲屢闔開。
兒童鋤麥罷,鄰裏賽神回。
鷹擊喜霜近,鸛鳴知雨來。
盛衰君勿歎,已有複燃灰。
打霜降
古代有“立春開兵,霜降收兵”的習俗。每年在霜降來臨前,各地府、縣的總兵和武官們穿戴好整齊的盔甲,手持兵器,由標兵打頭陣,伴隨著奏樂聲,聲勢浩大地從縣衙出發,一路來到教場演武廳,在那裏舉行盛大的收兵儀式。待到霜降日五更時,武官們在廟中行祭拜大禮,之後,有隊列向空中放三響空槍,接著再打火炮等,這就是“打霜降”,以祈願國泰民安。
騎術表演
明代和清代,官府在霜降這天舉行“祭旗”儀式和閱兵大典。典禮上最受矚目的就是由騎兵進行的騎術表演,根據古代文獻中的描寫,表演難度之高,場麵之驚險,不得不讓人稱奇叫絕。明代田汝成在《西湖遊覽誌餘》中記述了當時的場景:“有飆騎數十,飛轡往來,呈弄解數,如‘雙燕綽水’‘二鬼爭環’‘隔肚穿針’‘枯鬆倒掛’‘魁星踢鬥’‘夜叉探海’‘八蠻進寶’‘四女呈妖’‘六臂哪吒’……窮態極變,難以殫名,騰躍上下,不離鞍蹬之間,猶猿猱之寄木也。”這番場景,如今恐怕隻有在經過技術處理的影視劇中才能見到了。
鬥牛
霜降節氣裏的鬥牛活動,主要盛行在廣西、貴州、雲南以及浙東的義烏、金華等地區。比賽通常在兩個村寨之間進行,嚴謹又熱烈。被選中參賽的牛將迎來“牛生”中最好的日子,每天有專人負責喂養清理,飲食標準大幅提升,甜酒、糯米、粥飯、嫩草,甚至還有人參湯。比賽當日,村民們盛裝出席,號響笛鳴。為了避免牛蹄受傷,賽場選在土軟的水田裏。賽前雙方派代表給牛“搜身”,檢查牛角裏是否藏有暗器,還要給牛飲酒以激發其鬥誌,再用樹葉遮住牛眼。比賽正式開始後,迅速將樹葉拿掉,兩頭牛立刻鬥在一起,不多時便可分出勝負。獲勝的牛身披紅袍,牛角上戴著銀套,被村民們一路高歌護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