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二附中2005屆畢業生耿麗婷
“憂心為政,真情為文”,這是梁衡先生曾經在評價自己時總結的八個字。
當我正苦於找不到恰當的詞來概括這本書時,這八個字在一篇采訪中脫穎而出,立刻吸引了我,使我豁然開朗了。的確,先生的作品,不管是關懷政治的散文,還是記遊的美文,無不是他用心去思索、用情感受後書寫的結果,“理趣”與“情感”始終在先生的文章中交織。
一
記得在高中的一段時間裏,我幾乎不再會寫作,那時的我,文章思路混亂不堪,寫作的素材也是“囊中羞澀”,現在想來,問題出在太欠思考了。古往今來,無論是哲學家、藝術家,或是科學家,無不是在不斷地沉思默想中探求真與美的誕生,隻有這樣,才可能在沉思中爆發靈感的閃光。
寫作也一定如此。平日生活不常加思考,下筆時自然無話可說;行文前不細加思考,寫出來的自然是沒有思路、沒有精神的文字。所以梁衡先生說,他寫作基本沒有什麽手稿,小本上、公文紙後麵都寫,想到什麽就臨時記錄下來。當思考成為一種習慣,何愁會出現“江郎才盡”的狀況呢?
那麽,梁衡先生思考的又是什麽呢?大則至巍巍泰山,置身自然而精神滿足:“難怪泰山是民族的象征,她身上寄托著多少代人的理想、情感與思考啊。”(《泰山——人向天的傾訴》);小則鮮為人知的天星橋,佳境偶得:“麵對這株亭亭玉立的榕樹和這塊光溜溜的尋根壁,我一下子尋到了生命的美、生命的理。”(《橋那邊有一個美麗的地方》);上至王侯將相:“一個愛國臣子和封建君主的本質區別是,前者愛國愛民,以天下為己任;後者愛自己的權位,以天下為己有……”(《最後一位戴罪的功臣》);下則山村無名之人:“嗚呼,人之於世,誠搏一氣也,氣壯身存事成,氣餒則人亡事敗。”(《桑氏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