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梁衡給中學生的作文課(全3冊)

欣賞梁衡之“工”

字體:16+-

複旦大學附中黃榮華

在散文寫作鋪天蓋地的年代,在散文寫作沒有了“王法”的年代,在散文寫作變成了許多作家與寫手的文字狂歡與夢囈的時代……梁衡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誠寫作,給散文創作帶來了別樣的文本,也為中學生朋友帶來了堪為“範本”的“工巧散文”。這就不難理解,梁先生為何會成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選語文課本最多的一位。目前,梁衡散文有《晉祠》、《夏感》、《覓渡,覓渡,渡何處?》、《跨越百年的美麗》等被收入中學和師範語文課本。其實,在許多同學的閱讀書目中,《把欄杆拍遍》已成為必讀書,他們對《追尋那遙遠的美麗》、《把欄杆拍遍》、《最後一位戴罪的功臣》、《讀柳永》等作品都愛不釋手。

梁先生的散文受到中學語文界的追捧,我想原因主要有三:

(一)題材的選擇。我們注意到,梁先生先前寫山水散文,後來寫人物散文,但無論是寫山水還是人物,他都有獨特的選擇與獨到的視角。他的山水散文將自然與人文有機結合,既擺脫了一些作家泛政治化的創作思維,又沒有後來的某些作家那樣的玄妙莫測(聲稱將想不清的問題交給散文),更多的是在自然與人的和諧上做文章,這正與中學生在這方麵的精神成長需要相吻合。他的人物散文主要涉及兩類:政治人物和曆史人物。無論寫哪一類,他在寫作時都先有一個清晰的思想,然後再圍繞這一思想去尋找材料,印證思想,或者將思想化為形象。這與目前中學語文的寫作教學頗為相似,因此和師生的教與學就有了某種特別的契合。更重要的是,他筆下的人物如瞿秋白、周恩來、鄧小平、馬克思、範仲淹、辛棄疾、林則徐、柳永……都是中小學生比較關注並且熟悉的,是中學生寫作時常常用做典型的素材,因此,他們對梁先生的散文有一種先天的親切感、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