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並非廣為人知,但當緊張(stress)一詞用於形容某人的情緒狀態時,它其實是一個比喻。此詞最初限用於金屬及其他材料的科學研究領域當中,是指受到過度外力下的“扭曲或損形”(引自字典釋義),例如一條鋼筋隻能承受一定程度的緊張,否則就會斷裂。
那麽,形象地說,是什麽給孩子製造了相對應的壓力呢?如果孩子“斷裂”,又意味著什麽呢?
孩子的年齡一旦達到二位數,訓育對抗賽的風險就會提高。青春期少年更容易闖禍,當他們(合理地)反抗受控時,家長通常會試著訴諸更嚴厲的管教和更嚴重的懲罰形式。但稍大一點的孩子所承受的壓力還來自其他方麵,他們漸漸感到自己不僅被期望表現順從,還要獲得成功;不僅要乖,還要出色。
在過去20年當中,兒童心理健康專家及其他育兒作家的作品一直在警告我們:孩子正在被催促、被施以重負、被安排過滿。2002年發表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城郊11~12歲青少年中酗酒(男孩更多)和抑鬱(女孩更多)比例過高,令人不安。研究人員將這些症狀的根源追溯到孩子已經被家長指引著全力以赴考入名牌大學。
另有研究顯示,家長過度專注學習成績的7年級學生,更容易出現抑鬱和“適應不良性完美主義”跡象,而家長更關心孩子幸福感而非學習成績的學生則較少出現這種情況。請注意這兩個目標不僅截然不同,甚至有時背道而馳。心理學家埃裏希·弗洛姆(Erich Fromm)曾不無悲哀地說道:“鮮有家長具備勇氣和獨立性,做到更關心孩子的幸福,而非孩子的成功。”
在極端情況下,家長的“逼向成功”能達到狂熱狀態,孩子的現在被完全抵押給了未來,任何有意義、有樂趣的活動都犧牲給了準備考取哈佛大學的不懈努力。這些家長牢記胸中底線,評估孩子每一個校內或校外活動的決定,衡量標準僅是其可否為未來的輝煌目標作貢獻。他們與其說是養孩子,不如說是養簡曆,到了高中,這些孩子已經學會嚴格按照取悅大學招生委員會的方式去登記參加興趣班,忽視(或最終淪為無視)自己當下真正的個人興趣。他們習慣向老師發問:“我們需要知道這個嗎?”——而不是“這是怎麽回事?”——他們已經將自己的目標暗淡地鎖定在奮力拔高GPA(平均績點) (全稱Grade Point Average,平時取得的各學科成績的平均分;美國高中考入大學的評定標準之一。——譯者)或SAT分數 (全稱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是世界各國高中生申請美國大學錄取及獎學金的重要參考。——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