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生活,除了信仰生活而外,最要緊的,要算是“美的生活”罷。“據於禮,成於樂,依於仁,遊於藝,……”這四句話說明文明的要義,可算是精微了。禮是什麽,就是社會組織的製度。社會不能不有組織,組織不有製度時,他的組織力是不確定的。人類的生活,決不是無情趣的、無機的一個形骸,他成為生活的緣故,是要有一個生活的機能。生存意識是生活機能的主體,而生活的情趣更是推進生活的動力。所以一切生物,號為“有情”,真是很巧妙的學語。一代的革命,是改革一切社會組織的製度。但是在社會組織的製度未改革之先,推動社會生活的情趣,必然先起一種變化,生一種的改革。信仰生活的革命和藝術生活的革命往往先社會製度的革命而起,後製度革命的改革而成,到得它完成時,又是變化將起的時代了。這樣遞換不已,就成社會的進化。我想要於論日本人信仰的生活之後,接著論他們的藝術生活了,詩歌、音樂、繪畫、雕刻、園林、建築、衣飾乃至一切生活的形式,無處不有美的必要。美是人類文化的一個最大的特質,也是一個最大的需要。把“美”的意義卻除了的時候,將無從去尋人類文化的原素。我們看一切生物,它都具備特殊的“色香”,而這特殊的色香,一麵是它生存必須的工具,同時更是推進它的生活的動力。性是生命的起點,所以“美”的表現,更常常和性的生活成密切的關聯。這一個事實,我們尤其是在禽類的形態聲音當中看得最親切。雌雄競爭最劇烈的鳥類,他的聲色美特別比競爭不劇烈的鳥類彰著。在人類當中,美術進步而普及的民族,也就是創文化能力最大的民族。
我們並且看得見,民族的特性,表現得最明白一點不容假借的,是在他的信仰生活和藝術生活兩方麵。同是一個宗教,傳到異民族的社會裏,它的性質,完全會變了一個。中國佛教和日本佛教的不同,是很明顯的。不單宗教如此,宗派也是一樣。中國的禪宗和日本的禪宗,無論僧侶居士,都完全不相同的。中國的禪和尚禪居士,不是晉人的清談,便是宋儒的性理,等而下之,便是借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參微妙,不借修為為口實,偽造禪機欺騙大眾。日本的禪和尚禪居士,何嚐不是有很多的毛病、很多的虛偽。在武家時代那一種真創的鬥爭社會中,坐禪、劍術、柔術,都成為鬥爭的精神訓練的要義,而禪定可以變為軍隊的最高統率,劍術的最高的秘奧,戰鬥的最高策略。無論你自己說是怎樣高明的禪師,要在“戰鬥”和“死”的考試上不落第,才可以算為初等及第。藝術生活上,看出的特質,也是多極了。他的特質如何,我們可以看出兩點:一點是戰鬥的精神,超生死的力量;一點是優美閑靜的意態,精巧細致的形體。前者是好戰國民戰鬥生活的結晶,後者是溫帶島國之美麗的山川風景的表現。如果用時代來說,前者是武家時代的習性,後者是公家時代的遺音。就地方來說,前者是表現東國和西南國的短衣,後者是表現京都的長袖。固然這種分別都不是絕對的,而且橫的交通、縱的遺傳的變化,經過很長久的時期,已經由混合而化合,造成了一種不易分析的日本趣味。這一種日本趣味,很不容易以言語形容,也不容單講一兩點所能概括。然而我想稱讚他一句話,就是“日本人的藝術生活,是真實的。她能夠在藝術裏麵,體現出他真實而不虛偽的生命來”。我遠想稱讚他們一句話,就是“日本的審美程度,在諸國民中,算是高尚而普遍”。如果我們從他的德性品格上去分析起來,崇高、偉大、幽雅、精致,這四種品性,最富的是幽雅精致,缺乏的是偉大崇高,而尤其缺乏的是偉大。中國古代人說起美的對象,總是舉出日月星辰,碧霞蒼穹來,什麽滿天星鬥煥文章,也是用來形容美術的慣語。大平原的國民,審美的特性,當然如此。至若山川美的豐富,在這樣一個大陸的國家,更非島國可比。日本人標榜為美的極致,不過一個富士,偉大祟高,也不足比中國諸名山。不過他在一個海國山地當中,溪穀岡陵,起伏變幻,隨處都成一個小小丘壑,隨地都是供人們的賞玩,而這些山水,都是幽雅精致,好像刻意離琢成功一樣。這樣明媚的風光,對於她的國民,當然成為一種美育,而自然的賞鑒,遂成為普遍的習性。《徒然草》的序文上說:“在花間鳴的黃鶯,水裏叫的青蛙,我們聽到這些聲音,就曉得一切有生的生物,沒一樣不會作歌。”這一種自然審美的趣味,在日本的確是很普及。不過氣局褊小,沒有平原廣漠,萬裏無雲,長江大河,**的氣度,是他一般的缺點。日本人一與中國人交際,最令我們感覺不愉快的,就是這一個性格。然而決不是一二百年乃至三五百年所能變革的。日本人這一個民族,至少也有了二千幾百年的曆史。他在這二千幾百年當中,不斷地受著氣候、地理、曆史的感化陶融,連好帶破,成了今天這麽一件東西,好是他的習性,壞也是他的習性。我們現在所最需要知道的,不是他的好壞,而是他是什麽。一個民族在信仰生活和藝術上麵,長處短處,都是不容易拋棄更變的。我們看許多亡了國幾千年的民族,乃至移轉了幾萬裏的民族,而至今仍舊能保存他多少古代藝術的麵目和審美的特性,如果具備這一種能力的民族,她的保持民族質量的力量,都具備相當的偉大。並且我們要曉得一種特殊的美術的成立,必定是要經過很長的年月,很多種類、很多次數的文明混合。而在調和和創造的上麵,又必須保持著一種或數種民族要素的純潔性,尤其最要緊的是她的血統的純潔性,然後才能夠達到文化的爛熟期而成就一種特殊的美術。日本的美術構成的成分是很多種的,中國美術和印度美術,不用說是最基本的要素。但是尤其要緊的是日本民族的特殊性。隻要是稍微對中日兩國的美術有過一點經驗的人,無論是對於哪一種的作品,或是音樂、或是繪畫、雕刻、盆栽、插花、書法,都能夠一眼便看出它是中國的或是日本的。這一個特點的發現,比之發現中日兩國人身體麵貌的差別,尤其容易而確實。正好像中國書法中,個性特質的表現一樣。一千個學王羲之的人,絕對是一千個樣子,各人的異點,是一點也不能隱藏、不能虛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