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麵幾節裏,順著一個敘述的係統,把政治方麵說得太多了,而日本的社會情況,完全沒有提及。現在我想回頭來就日本的社會心理,加以觀察。
前幾年上海民權出版部印行一部平江不肖生著的《留東外史》,描寫中國留學生和亡命客在東京的生活,自然他的敘述裏麵,有一部分是日本的社會,這種日本社會的觀察,在中國恐怕是很普通的罷。我可以說,中國人對於日本的社會,觀察錯誤和判斷錯誤,很普遍的。平江不肖生所描寫的一部分社會,固然是社會的黑暗麵,然而連黑暗麵觀察,也是很敷淺而且錯誤的。不過他的目的,不在觀察日本的社會,而在觀察“中國人的日本社會”,我們也可以不必多事批評,隻是曉得中國人對於日本的社會不留心研究便了。
在最初幾節裏麵敘述了一點神權的迷信和佛教的問題,大家看了那幾張書,總可以感覺到日本的國民,是一個信仰最熱烈而真切的國民了。一個人的生活,不能是單靠理智的,單靠理智的生活,人生便會變成解剖室裏的死屍,失卻生存的意義。而尤其是一個國民、一個民族的生活,絕不能單靠理智的。民族的結合,是靠一種意識的力量。這一種意識的力量,當然是由種種客觀的事實而來。但是種種客觀事實的觀察和判斷,不變成一種主觀的意識時,絕不發生動力。“觀我生”“觀其生”的觀,如果不到得自強不息的精神上來,什麽“省方”“觀民”“設教”都不能生即生,也不能久。理智僅僅是觀而不是行,理智的世界是靜的而不是動的。不過一切情感的意識,活動的意識,如果不經過理智的陶融,則感情不能“醇化”。不能醇化的情感,就不是文明的作用,而隻是動物性的本能作用。然而缺乏了情感的人,永不能創造理智。缺乏了情感的社會,也不能作生活的團結。一個人一個社會的創造進化,都是靠著這醇化的情感來推動來組織來調和,程度和方麵有不同,而其作用隻是一樣。信仰的生活,是個人和社會的進步團結最大的機能。總理說主義是“信仰”,就是很明顯地說明冷靜的理智不化為熱烈的情感時,絕不生力量。我們在無論什麽地方,都看得出日本人的民族意識是很鮮明的。他們那一種“日本迷”,正是他的鮮明的民族意識增高到了極度的時候變成的無意識作用。白熱度的熱體,觸到我們的指頭,我們一刹那間的感覺,會和冰一樣的冷,一粒子彈剛剛洞穿人的身體時,不感覺疼痛,都是這一個道理。所以我們看到日本人信仰生活的熱烈和真切,便曉得他這一個民族,真是生氣勃勃正在不斷地向上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