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陰影中的日本

第十二章 兒童教育02

字體:16+-

直到此時,女孩的教養與男孩的教養本質上沒有區別,隻在細節上有差異。在家中她比男孩要受更多的約束,做更多的事情。雖然男孩子有時也要承擔看護嬰兒的工作,但這種工作主要還是由女孩來做的,而且在分享禮物和點心時,她也總是被忽略。她也不能像男孩那樣發脾氣。日本的小女孩是極為自由的,她們穿著鮮豔的紅衣服,在街上與男孩一起玩耍,甚至還會同男孩打架,並常常達到自己的目的。她們在幼兒時也“不知恥辱”。在六歲至九歲之間,她們通過與男孩一樣的情況和體驗逐漸懂得了對“社會”的責任。九歲時學校中的年級開始分男女班,男孩子們極為重視男孩子們之間新的團結。他們把女孩子排斥在外,害怕別人看到他們同女孩子談話。女孩子也受到母親的告誡同男孩交往是不合禮儀的。據說這種歲數的女孩變得沉悶孤僻,不易教育。日本婦女說這是“童年歡樂”的結束。女孩子的幼年期在遭到男孩子的排斥之時結束。在此以後的人生裏,除了“自重再自重”的道路外,她們別無選擇。無論婚前婚後,這一教條將永遠持續下去。

然而,當男孩學習“自重”和對社會的“情義”時,他們還沒有學到日本成年男子必須擔負的全部責任。日本人說,“男孩子從10歲起學習對名譽的‘情義’。”他們的意思當然是讓男孩子認識到在受辱後表示憤恨是一種美德。他們還必須學習各種規則:什麽情況下可以直接攻擊對手,什麽情況下要用間接手段洗刷汙名。我覺得日本人的意思並不是說要讓小孩學習在受辱後攻擊對手。男孩子既然在幼年時期就被允許粗暴地對待母親,既然已用鬥爭方式與同歲夥伴解決了各種各樣的爭執,10歲時就幾乎不必再學習攻擊了。當十幾歲的少年必須服從對名譽的“情義”的規矩時,這種規矩把他們的攻擊導入公認的模式,並向他們提供特定的處理辦法。正如前麵所述,日本人常常把攻擊轉向自己,以此來取代本會對他人施加的暴力,甚至學童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