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普是曬青的雲南大葉種毛茶通過渥堆,在人工創造的濕熱條件下加快原料轉化。渥堆過程中,微生物代謝所分泌的胞外酶促使多酚類物質氧化,進而生成茶黃素、茶紅素與茶褐素。而氨基酸、糖類、脂類、生物堿等物質通過微生物的酶促作用、水熱作用,發生氧化、聚合、降解、轉化等變化,鮮、甜、酸、澀、苦味物質此消彼長,造就出了湯色紅濃、醇香厚滑的普洱茶熟茶。
市場的複雜,造成了一眾愛茶人在選擇普洱茶時的迷茫。喝普洱茶,要懂曆史、讀茶書、辨山頭、猜樹齡、訪深山、走台地、挑茶青、學拚配。實在地講,茶樹資源豐富,山頭眾多,不是常年深入一線的專家學者,真是分辨不出來的。很多朋友鍾情山頭、山場,其實大家不要過分關注這些。現在的山頭、山場已經成了收割場。要知道,每個茶區都有自己的好茶。不同的茶喝起來雖然有差別,但造成差別的不單是山頭、山場的原因,工藝的差別對茶的湯色、香氣、滋味以及耐泡程度的影響也很大。茶學前輩李拂一在《佛海茶葉概況》有關茶葉品質一節裏就曾說過:“就易武,倚邦方麵茶商說來,則佛海一帶所產之茶為‘壩茶’,品質遠不如易武、倚邦一帶之優良。然易武乾利貞等茶莊,固嚐一再到江外采購南糯山一帶所產者羼入製造。而佛海一帶,每年亦有三五千擔之散茶運往思茅,經思茅茶商再製造為‘圓茶’‘緊茶’分銷昆明及古宗商人。製者不易辨,恐飲用者亦不能辨別誰是‘山茶’,誰為‘壩茶’也。”
古樹、大樹、台地、小樹,麵對眼花繚亂的普洱茶概念,我們該怎麽選呢?金庸說過一句話,“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好茶是有共性的,要抓住共性,以不變應萬變。我就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說一下,供大家參考。普洱生茶,茶湯要幹淨,杏黃明亮,有香氣;杯底有花香或果香;有苦澀感,但能很快化掉;湯水黏稠,有冰糖甜者為上品。普洱熟茶,湯色紅濃明亮,喝起來口感醇厚、稠滑,有陳香,有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