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新
粉白的梨花在距離昆明三百二十公裏之外的茈碧湖梨花島上初放之時,靜兄從二千九百公裏外的濟南飛了過來,這是我們的第二次見麵。
沒去過山東,也未曾造訪過美泉遍布的濟南城,卻早已認識了城中茶名靜清和的張茂林兄。從數年前一水間的短暫茶聚到梨花島吃茶直至明月升起,因緣際會,循來有因。這一個因,便是茶。
這些年,愛茶的人多了,認真做茶、研茶的人也多了。隔著江湖我們可以遙遠地看見,有著同好的人們在不同的地方因茶而快樂著。跨過江湖,我們可以將距離化為一期一會的珍貴片刻,這來來往往的路就是茶路。
茶路無盡,靜兄卻似拋開了塵務,時刻在尋茶的“道”中漫遊。西雙版納、武夷山、龍井,不同的季節,雨中、雪裏,春日、秋陽,隻見他初心不變地樂在其間。其實,他哪裏是簡單地在“玩”呢?靜兄以為“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我極為讚同。茶中之道可入深可出淺,說來奧妙,其實簡單。了悟了這其間的道理,在茶葉源頭的追尋,初製、精製階段不吝心力,遵茶理嚴格把關;儲藏時期躬親謹慎、知茶惜茶;茶品衝瀹之時循茶性,如法施之,以至簡之法得茶之原味。道理說來不難,要做到確實不易。靜兄是在具體而務實地做著的,懷抱浪漫的茶人夢想,一步步在茶山行走。偶爾喝著他分享的茶,我知曉,一甌色味俱全的茶湯背後,芬芳的是茶人不變的初心和樸實執著的茶人本分。
而將這些年的茶思茶語記錄下來,直到終於化為這手頭豐厚的文字,是靜兄一直堅持不懈的又“一杯茶”。 “啜過始知真味永”,茶路上遇到的人、遇到的事,又何嚐不是一盞盞百味俱全的茶湯?善緣得聚,美茶在握,敲字紀年,已是清福無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