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曆久彌新的名家名篇(全5冊)

流浪人的夜歌

字體:16+-

閱讀指導

這首詩收錄於《我的記憶》,屬於詩人早期的創作。在詩人早期創作中,多半的主題都在描寫“愁”與“愛”,這是20歲出頭的敏感、內向男青年的情緒主旋律。但是若認為這些“哀愁”是無病呻吟就錯了,要將詩人的“哀愁”放在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下審察,當時社會動**、報國無門,所以詩人的詩歌中經常會出現惶惶不安的“流浪人”、“夜行者”,他們為了實現不了的、美好的理想而鬱鬱哀愁。

殘月是已死美人,

在山頭哭泣嚶嚶,

哭她細弱的魂靈。

怪梟在幽穀悲鳴,

饑狼在嘲笑聲聲,

在那莽莽的荒墳。

第一句寫得非常有感覺,用“已死美人”來形容“殘”月,而且它還在“嚶嚶”哭泣,給全詩籠罩了一種神秘的氣氛。梟在中國古代常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動物,這三句描寫了陰森森的景象,從視角到聽覺進行了過渡。

在這樣一種地方,到處都是黑暗,恐怖占據主導,怎麽能不讓詩人感到壓抑與失望呢?“流浪人”找不到前進的方向,他喪失了最後的希望。

此地是黑暗底占領,

恐怖在統治人群,

幽夜茫茫地不明。

來到此地淚盈盈,

我是飄泊的孤身,

我要與殘月同沉。

詩歌鑒賞

這首詩從視覺入手,從“流浪人”的角度看到了淒慘的白月,然後又聽到了“怪梟”與“饑狼”的怪叫,在環視四周,發現自己處在一個茫茫不明的所在。“流浪人”怎能不感到恐怖無助呢?詩人用了很多恐怖的意象來刻畫“流浪人”的環境,這樣的環境傳遞了詩人的情緒。我們可以將這樣險惡的環境看作是當時社會的一種曲折的隱喻,但是詩人對於這樣的壓抑卻是無力反抗的,他對於理想的追求隻能是柔弱的放棄,他認同了自己是“漂泊的孤身”,但是他仍要為自己的理想放棄生命。可以說這種情緒的傳達對於詩人來說是真實的,也代表了當時的知識分子對於自身命運的一種體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