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不得不讀的中國史係列(全3冊)

一以貫之

字體:16+-

《論語》說孔子對子貢道:

賜也,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十五)

何晏注這一章最好。他說:

善有元,事有會。天下殊途而同歸,百慮而一致。知其元,則眾善舉矣。故不待學而一知之。

何晏所引,乃《易·係辭傳》之文。原文是:

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韓康伯注這一條,也說:

苟識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貫之,不慮而盡矣。

《論語》又說: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曾子曰:唯。

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四)

“一以貫之”四個字,當以何晏所說為是。孔子認定宇宙間天地萬物,雖然頭緒紛繁,卻有係統條理可尋。所以“天下之至賾”和“天下之至動”,都有一個“會通”的條理,可用“象”與“辭”表示出來。“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也隻是說這個條理係統。尋得出這個條理係統,便可用來綜貫那紛煩複雜的事物。

正名主義的目的,在於“正名以正百物”,也隻是這個道理。一個“人”字,可包一切人;一個“父”字,可包一切做父的。這便是繁中的至簡,難中的至易。所以孔門論知識,不要人多學而識之。孔子明說“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不過是“知之次也”(七)。可見真知識,在於能尋出事物的條理係統,即在於能“一以貫之”。貫字本義為穿,為通,為統。“一以貫之”即是後來荀子所說的“以一知萬”,“以一持萬”。這是孔子的哲學方法。一切“知幾”說,“正名”主義,都是這個道理。自從曾子把“一以貫之”解作“忠恕”,後人誤解曾子的意義,以為忠恕乃是關於人生哲學的問題,所以把“一以貫之”也解作“盡己之心,推己及人”,這就錯了。“忠恕”兩字,本有更廣的意義。《大戴禮·三朝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