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史之目的
無論研究何種學問,都要有目的。什麽是曆史的目的?簡單一句話,曆史的目的在將過去的真事實予以新意義或新價值,以供現代人活動之資鑒。假如不是有此種目的,則過去的曆史如此之多已經足夠了,在中國他種書籍尚不敢說,若說曆史書籍,除《二十四史》以外,還有《九通》及《九種記事本末》等,真是汗牛充棟,吾人作新曆史而無新目的,大大可以不作。曆史所以要常常去研究,曆史所以值得研究,就是因為要不斷的予以新意義及新價值以供吾人活動的資鑒。譬如電影,由許多呆板的影片湊合成一個活動的電影,一定有他的意義及價值,合攏看,是活的,分開看,是死的,吾人將許多死的影片組織好,通上電流,使之活動,活動的結果,就是使人感動。研究曆史也同做電影一樣:
吾人將許多死的事實組織好,予以意義及價值,使之活動,活動的結果,就是供給現代人應用。再把這個目的分段細細解釋,必定要先有真事實,才能說到意義,有意義才能說到價值,有意義及價值才可說到活動。
甲 求得真事實
(一)鉤沉法 想要球礙真事實,有五種用功的方法:己經沉沒了的實事,應該重新尋出。此類事實,愈古愈多。譬如歐洲當中世紀的時候,作羅馬史的人,專靠書本上的記載,所以記載的事情有許多靠不住的。後來羅馬邦渒等處發現很多古代的遺跡實物,然後羅馬史的真相才能逐漸明白。此類事實,不專限於古代;即在近代亦有許多事實沒去了,要把他鉤出來,例子亦很不少。如俾士麥死了以後,他的日記才流傳出來;那日記上麵所記的與前此各種記錄所傳的大不相同,於是當時曆史上歐洲諸國的關係因而有許多改觀的地方。此種例子,在中國尤其繁多:在光緒二十六七年間,有一次,德皇威廉第二發起組織中俄德聯盟,相傳結有密約。關於歐洲方麵的史料雖略有發現,關於中國方麵的史料一點也沒有。要知道這件事的真相,非設法問當時的當事人不可。慈禧太後死了;慶親王奕勖當時掌握朝政,想來很了然,可惜沒有法子去問。此外,孫寶琦當時為駐德公使,在理應該清楚,但他並沒有記載下來。若不趁這時問個明白,此項史料便如沉落大海了;我們若把他鉤起來,豈非最有趣味最關緊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