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源井劉家私塾的老師有三位,是祖孫三輩人:劉二公、七老師和建侯老師。三個老師中,劉二公忠厚、七老師持重、建侯老師詼諧。李宗吾原本生性木訥,後來能口吐蓮花、筆下生花,建侯老師便是淵藪。
有一次,劉家祖孫三位老師外出吃飯回來,學生們問起席間的情況,建侯老師開玩笑說:“每上一樣菜,二公都是一筷子要夾兩三塊。後來上了肉圓子,二公才用筷子把一個圓子夾成兩半。我看見了,就想,二公怎麽突然變得這樣斯文了?哪曉得他把那半個圓子搭在一個整圓子上,夾起來一口吃了。”他說得哈哈大笑,學生們聽了也覺得有趣,正合他們眼裏劉二公的形象。
建侯老師的詼諧由此可見一斑。
私塾規定每五天寫一次作文,叫做“課日”。每到這一天,李宗吾知道題目後,便坐著想、走著想、睡在**想,一定要等胸有成竹才下筆,寫出了稿子還要三番五次地修改……這樣一來,他的功課自然是全私塾同學中最好的,很得老師賞識。有一天,李宗吾又在看《鳳洲綱鑒》,他的一位同學見了,也買了一本來讀。建侯老師知道了,便責怪那位同學:“你怎麽也看這樣的書?李世銓這個娃娃是來養病的,而且學力也高,才允許他看。這樣的書,要進了秀才才能看。我要是不告訴你,人家曉得了,還說我是外行。”
李世銓是李宗吾那時候的名字,他改名李宗吾,是二十五歲以後的事情。
學堂稍遠處的鳳凰壩有一位老太太去世,建侯老師帶學生們去行“三獻禮”——這種儒家的祭奠儀式現在早就絕跡了,讀者諸公看到這裏,千萬莫要眼暈。老師和同學們白天剛到時,都在茶館裏喝茶,隻有李宗吾一個人在橋上走來走去。他那時候的心思隨時都在書上,邊想邊學,邊學邊想,成天都處於“思想者”狀態。猛一抬頭,看到同學們全在衝他樂,他不知道出了什麽事兒,回到茶館悄悄問邊上的同學:“你們剛才為啥笑我?”同學回答:“老師說你很儒雅,將來一定可以進學。”李宗吾連忙口稱“慚愧”,心裏卻一陣竊喜。晚上正式行“三獻禮”時,四川的風俗,要講有關孝道的故事,建侯老師登台講的是《孝哉閔子騫》。講完閔子騫的孝行,建侯老師用太史公《屈賈列傳》的手法,隨即說“後數百年有李密者”等等,講到這裏,微笑著把目光停在李宗吾臉上。李宗吾理解老師的意圖是說“此等文法,這些學生裏,也隻有你能聽懂啊!”頓時倍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