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學術分三大時期
我國學術最發達有兩個時期,第一是周秦諸子,第二是趙宋諸儒。這兩個時期的學術,都有創造性。漢魏晉南北隋唐五代,是承襲周秦時代之學術而加以研究,元明是承襲趙宋時代之學術而加以研究,清朝是承襲漢宋時代之學術而加以研究,俱缺乏創造性。周秦是中國學術獨立發達時期,趙宋是中國學術和印度學術融合時期。周秦諸子,一般人都認孔子為代表,殊不知孔子不足以代表,要老子才足以代表。趙宋諸儒,一般人都認朱子為代表,殊不知朱子不足以代表,要程明道才足以代表。
《老子》一書,當分兩部分看,他說致虛守靜、歸根複命一類話,是出世法,莊列關尹諸人,是走的這條路。他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一類話,是世間法。孔子以仁治國,墨子以愛治國、申韓以法治國等,皆是以正治國。在吳司馬稷苴,是以奇用兵,這都是走的世間法這條路。《老子》一書,是把世間法和出世法,一以貫之,兩無偏重,所以提出老子,可以總括周秦學術的全體。
漢明帝時,印度佛教傳人中國,曆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愈傳愈盛,與中國固有的學術成為兩大派,相推相**,到了程明道出來,把二者融合為一,是為宋明之理學,名為儒家,實是中國和印度兩方學術融合而成的新學說:程明道的學說出來後,跟著就分為兩大派:一派是程伊川和朱子,一派是陸象山和王陽明。所以宋學,要以程明道為代表,朱子不足以代表。
從周秦至今,可分為三個時期。周秦諸子,為中國學術獨立發達時期,趙宋諸儒,為中國學術印度學術融合時期。現在已經入第三時期了。世界大通,天涯比鄰,中國印度西洋三方學說,相推相**,依天然的趨勢看去,這三者又該融合為一。故第三時期,為中西印三方學術融合時期。學術之進化,其軌道曆曆可循,知道從前中印兩方學術融合,出以某種方式,即知將來中西印三方學術融合,當出以某種方式,我們用鳥瞰法,升在空中,如看河流人海,就可把學術上的大趨勢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