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皇帝的平均壽命。
皇帝以“萬歲”自詡,但自秦漢至明清,生卒年可考的“萬歲”有200多位,他們的平均壽命隻有大約39歲。
當然,皇帝群體的平均壽命,遠不足以代表其所處時代的民眾平均壽命。
一者,皇帝擁有最頂級的衣食住行;二者,有一些皇帝在政治鬥爭中死於非命,有一些皇帝吞吃丹藥自取滅亡;三者,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對“皇帝平均壽命”的統計,與“平均壽命”這個概念,完全不是一回事。
今人使用的“平均壽命”概念,完整的說法是“平均預期壽命”,即某個年齡段的人,平均還可以繼續生存多少年。如果表述中沒有特別點出具體年齡段,則“平均壽命”一詞,通常是指出生不足一歲的嬰兒,平均還可以繼續生存多少年。
在古代,影響“平均壽命”的核心因素,不是人的壽命上限,而是壽命下限,也就是嬰兒死亡率(一歲以下每千名活產嬰兒的死亡人數)與兒童夭折率。無論中外,古代的嬰兒死亡率與兒童夭折率,始終是非常高的。
反觀“皇帝平均壽命”,指的是皇帝們平均能活到多少歲。它的計算有一個前提,就是這些被統計者至少活到了登基;沒活到登基,做不成皇帝,也就不會被統計進來。鮮少有人一出生就登基,所以“皇帝平均壽命”基本上不受嬰兒死亡率的影響;也不是所有皇帝都是在兒童期登基,所以兒童夭折率對“皇帝平均壽命”的影響也有限。於是,“皇帝平均壽命”往往要高於他所處時代的“平均壽命”——這種“高壽”,主要是統計差異造成的,不代表皇帝擁有的醫療資源有什麽特別高明之處。
據《中國第三次人口普查資料分析》一書的測算,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人口平均壽命(即出生不足一歲的嬰兒平均可以繼續存活多久),如下表所示(單位/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