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在馬關挨一槍,中國少賠一億兩銀子”之說不知始於何時,但常見於各種通俗文史著作。
比如,《晚清軍政啟示錄》裏說:“或許是看到李鴻章受了槍傷,伊藤博文最後做了一億兩白銀的讓步——李鴻章苦笑,這一槍挨得值。一個沒要了他性命的槍傷,價值一億兩,他覺得自己所受的皮肉之苦都值了。”①
《複盤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對抗十五局》裏也說:“為了抵消李鴻章遇刺的影響,日方又決定將賠款金額減去一億兩,誠可謂19世紀外交史上最昂貴的一槍。”②
《流放紫禁城》一書也說:“四月十七日,日本在談判桌上做出了一點讓步,《中日馬關條約》簽字,較原日方條件有所減輕,賠款減少了一億兩,割地少了一處。時議對此的評價是:‘口舌所不能爭者,藉一槍子而得之。’意思是說:日本在條約上的讓步,完全是因為李鴻章挨了一槍。”③
它的廣泛傳播,則顯然始於電視劇《走向共和》的演繹。
不過,這種說法並不成立。梁啟超當年為李鴻章做傳,其中雖然也有“口舌所不能爭者,藉一槍子之傷而得之”這樣的話,但梁書寫得明白,日本政府因李鴻章遇刺而做出的讓步,並非減少賠款,而是停戰:
“日皇及舉國臣民同深震悼,遂允將中國前提出之停戰節略畫押。”④
扼要來說,李鴻章遇刺前後的博弈情境,是這樣的:
(1)李鴻章遇刺之前,日本國內輿論(包括軍隊內部)的主戰氣氛極為濃厚,“何時輕騎入燕京”是當時一種普遍的日本民意。行刺李鴻章的小山豐太郎,是一名26歲的無業遊民,他的行刺動機正是不希望中日兩國停戰,他在法庭上宣稱,“日軍放棄占領北京意味著日本的恥辱,目前同中國簽訂合約為時尚早”,他希望通過刺殺李鴻章,讓和談直接流產。日本政府在談判中,也始終拒絕清廷的停戰提議,並積極調動軍隊攻占澎湖,且欲直接奪取台灣,繼而在談判桌上取得更大的利益。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