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下“花木蘭”這個名字的由來,以及“木蘭”故事的演變。
一、木蘭是一個複姓
如果以《木蘭辭》為史料依據(也就是以“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開篇的那首長期存在於語文教科書的北朝民歌),我們可以說“花木蘭”這個名字根本就是錯誤的。因為“木蘭”實際上是一個複姓,那位代父從軍的女性的完整姓名,我們已經無法知曉了。
曆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徐中舒在《木蘭歌再考》裏說得很明白①:
(1)唐人寫本《廣韻》及《通誌氏族略》裏有“沐蘭”這個複姓。
(2)“沐蘭”這個複姓雖然不見於中原王朝的史籍,但河南商丘的營郭鎮有一座“孝烈將軍祠”,原是金代的“昭烈小娘子祠”。根據元代人侯有造寫的《祠像辨證記》,侯曾見到過“舊廟中爐石”,上麵刻有文字,大意是說這祠堂祭祀的是“營城鎮酒都監烏林答文,稱昭烈小娘子,宰相木蘭公女也”②。昭烈小娘子稱“烏林答文”,其父是“宰相木蘭公”,可以推測“此木蘭公必為木蘭複姓,疑為中原之異族”。
(3)“木蘭”既然是一個非中原的複姓,也就可以解釋為何中原史籍中沒有複姓“木蘭”的曆史名人,同樣也可以解釋為何唐代的《廣韻》會把它寫作“沐蘭”,畢竟“譯音本無定字”,音譯的時候“木”與“沐”通用,是很常見的事。
(4)再繼續考證,徐中舒還發現,《廣韻》裏談“沐”姓時,使用的史料依據是東漢人應劭寫的《風俗通》;談“沐蘭”這個複姓時,使用的史料則是南朝宋何承天寫的《姓苑》。如此就可以知道,東漢以前是沒有“沐蘭”這個複姓的(至少像應劭這樣的中原學者沒聽說過)。於是,徐中舒推測“中國有此姓始於元魏”,也就是鮮卑人拓跋氏的北魏政權統治中國北方那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