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三千多年前牛肩胛骨的出土,顛覆了《尚書》《史記》的重大記載
四方風牛肩胛骨
上一章我們講到下落不明的陳侯因齊敦,它曾屬於近代收藏家劉體智先生。劉先生當年還收藏一批甲骨,今天藏於國家圖書館。本篇要介紹的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片,為什麽說最重要?因為它顛覆了《尚書》《史記》的一段重大記載。
甲骨文是商代的簡體字
要說這塊牛肩胛骨,先要介紹下甲骨和甲骨文的相關知識。
《淮南子》:“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據說,上古的倉頡發明文字時,天上落下穀子雨,而鬼魂整夜在哭泣。怎麽理解呢?唐代張彥遠在《曆代名畫記》解釋說:“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也就說,自從人類掌握了文字,自然萬物都不再有秘密了。
所謂甲、骨,包括甲與骨兩種載體。其中甲以龜腹甲為主,也有龜背甲;骨以牛肩胛骨為主,也有牛頭、鹿頭、人頭骨及鹿骨、虎骨、兕骨等。就出土甲骨數量來說,甲大約是骨的三倍。因為龜壽命長,被古人認為最具備靈性,所以作為占卜文字的首選材料。
至於我們要講的這塊牛肩胛骨,它既非卜辭也非記事,而是更偏向表譜刻辭,其中記錄了一些受祭的對象,但又並非一般的祀譜。那麽它究竟記載了什麽呢?
石破天驚的發現
古文字學家胡厚宣通過對劉體智收藏的這塊牛骨的考察,將其文字釋讀如下:
在胡厚宣先生之前,郭沫若先生就曾看過這塊牛骨,但並未收入其編纂的《殷契粹編》裏,大概認為其係偽品。不過,胡厚宣先生卻獨具慧眼,認為其並非偽作;即使是偽作,也是高明匠人抄襲成品所作,所以內容並無問題。之後中央研究院於1936年進行第十三次發掘殷墟,果然得到一片商王武丁時的龜甲卜辭,其內容是: